传统类钧瓷作为中国传统陶苑中的奇葩,从诞生到现在,一直以其原生陶瓷的完美向世人演示着其原创价值的魅力:胎质坚实、造型端庄、釉色玉润、窑变神奇、做工精良。以致于一个时期以来,虽然当代钧瓷在造型和釉色等方面花样翻新,求变求奇,但无论市场上或鉴藏界,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或有志之士,则惊叹于传统钧瓷的经典之美。这种现象既反映了人们在钧瓷艺术优劣对比中的偏好,更是一种文化心理上对具有共同审美情趣的经典艺术的认识和回归。因此,在当今手工艺品工业化的时代,认真研究传统钧瓷美的特征及工艺要求,对提升和发展整个钧瓷艺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类钧瓷的概念
钧瓷按年代特征分为唐钧、宋钧、元钧、清钧、当代钧瓷;从钧窑系的地域划分为禹州原产地钧瓷、钧窑系瓷器(禹州以外如:登封、新安、鹤壁、安阳、内蒙、广西等地所产钧瓷)、仿钧(宜钧及广钧)。“宋钧”又被按照使用性质艺术风格,分为“民钧”和“官钧”;“当代钧瓷”按其工艺特点又可细分为仿古类、传统类、工艺类、现代陶艺类四大门类。
传统类钧瓷是指与北宋钧官窑作品在造型、釉色、工艺、审美价值诸方面一脉相承的历代钧瓷艺术品。其以禹州原产地为代表,工艺、审美成熟于宋金,历代又有所发展,被认为是钧窑系中最为优秀、最能体现钧瓷原创艺术价值、“正统”意义上的一个流派。
二、传统类钧瓷的工艺和美学基础
传统类钧瓷的工艺基础是建立在“主要采用禹州当地原材料、运用柴窑煤窑烧制”的工艺程序。美学基础是建立在中原农耕文化上的民族共同审美精神,运用和谐均衡、简洁抽象、变化统一的手法,体现和谐性、象征性、灵动性、天趣性、工巧性的美学思想及民族中庸平和、含蓄典雅的人文气质。
传统类钧瓷是“造物”的艺术,隶属传统工艺美术范畴的陈设类工艺品。“物以载道”的“人为造物”观,决定了其物质外观形式美和精神内在意蕴美的双重属性。
原创陶瓷业因地制宜,当地的天然原材料和地域文化属性决定了工艺手段,形成其独特的造型、釉色、装饰、做工特点。传统类钧瓷的形式美取决于特殊的制瓷工艺——“窑变”工艺。“窑变”的前提条件是采用了禹州当地的陶瓷原料和柴烧、煤烧的高温还原焰烧成工艺。“窑变”是指釉料在烧成过程中由于受燃料、烧成制度的影响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充满装饰性的釉面效果。“窑变”釉的不统一性影响了日用商品的使用性、标准性,却增强了钧瓷的艺术观赏性。
传统类钧瓷胎质灰褐细腻,造型古朴端庄,装饰简洁大方,“窑变”釉色、釉质、纹路、釉画、开片等特征,使其从陈设工艺瓷演变为纯粹艺术瓷过程中,其审美属性和文化内涵一直占主导地位。其美的形式和内容是制瓷艺人个性审美对社会主流审美的表述和追求。所造之物往往是优美的、赏心悦目、喜闻乐见、吉祥如意、中庸和谐的形象,体现出积极向上、合乎伦理的健康内容及中华民族冷峻高雅、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其反映在材料与工艺、型与釉、人与物的“和谐统一”上;型的设计运用比拟手法,体现“道与器”的关系;胎质细腻坚实、雕工严整、釉质玉润、“窑变”自然,体现出“文与质、情与理、天成与人巧”变化统一的美学法则。
三、传统类钧瓷美的特征以及工艺要求
(一)“古朴端庄”的造型美
传统类钧瓷造型属于传统手工艺品造型设计的范畴,是以物质实体性形体塑造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服务于现实生活和表现民族、群体、时代、艺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的立体造型艺术。它吸收陶器的古拙大气、青铜器的端庄威仪的特点,结合自身工艺要求,凝练为古朴端庄、简洁大方、雕工严整的特征,较好地继承北宋钧官窑作品风格。
1.型体端庄大方、线条洗练、装饰概括准确。
(1).简洁洗练的线条。线是传统类钧瓷的重要造型手段,器物的外轮廓线、界面线、纯装饰性的弦线、饰物的形体线,通过曲、直、折线的陡缓流长、刚柔变化、交叉呼应,既准确地构成形象体积、内外空间,又起到装饰效果。
(2).均衡稳健的形体。传统类钧瓷圆器物形体遵守“甲、由、申”的造型法则,合乎黄金比和人体比例。着重大的体面塑造和“颈、身、足”部分的上下呼应、左右对称;异型品以单体面自然变化或多体面有机组合,求大体兼细节,整体统一。体现出对称、均衡、稳重的整体风格。
(3).粗矿概括的装饰。传统类钧瓷以厚釉装饰为本,形象装饰为附。小的饰物可以为鼓钉、弦线、泥条,形象物抽象概括,不重细节刻画,粗中见细,求神韵而不求逼真。
2.型为釉之体、釉为型之神,相得益彰。
传统工艺品最具有原生独创美,钧瓷产生到自成窑系,以“窑变为美”作为钧瓷的原创美。造型既要提供釉色窑变的展示空间,又不能让釉的变化破坏型之美。型釉结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肃穆宏大、端庄典雅、含蓄内敛、千古不磨的艺术魅力。
钧釉浑厚半乳浊,过于写实纤细的形象会被釉所覆盖,失去意义,甚至影响釉色的统一。简洁洗练的线条、大的体面、粗矿的小装饰点的造型,更适合浑厚釉的发挥。这正是传统钧瓷造型多器皿而少动物、人物;多简洁大方,少刻、划、雕的形象物装饰的原因。
钧釉的“玉”质感,传达的是传统审美精神,也是一件钧瓷作品的型、釉、工艺所要表达的共同审美。在型的语言风格上同样要古朴大方,“型釉结合”是造型的要旨。现代流线型装饰性的造型,虽有大的体面,能表现钧釉的某一方面,但往往釉的“质朴”和型的“纤巧”语言表述不一。那种大量的浮雕、耳饰堆砌在一起的“花俏”造型,过于强调型的复杂和寓意,减弱钧瓷的原创美,浑厚的釉也往往破坏了线的流畅和覆盖掉细小的形象。
(二).“窑变”的神奇之美
1.“肥厚玉润”的釉质自然美。
传统类钧瓷釉质肥厚、玉润乳浊、恬静自然、精光内蕴,表现出“玉”般的自然美。中华民族对玉的特殊审美和精神追求不同于其他民族:玉具五色,光滑莹润,品质同人,是君子贤达人格化的象征物。
传统钧釉配制,多直接采用当地天然釉石和其它制釉矿石原料,如已发现的红长石、本药、黄长石、方解石、紫萤石、沙石、铜矿石等,其成分复杂,各有所长。矿石中丰富的微量元素,对钧瓷的釉质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钧瓷釉料的加工也关系着釉质的好坏。釉料加工不宜太细,太细的釉浆容易剥落开裂,太粗时釉浆会形成沉淀。适当的釉浆吸附性好、粘稠度高,施釉时可两次浸釉多层涂抹,釉层厚达2-4毫米。从而使钧瓷釉层中悬浮大量大小不一的气泡,细小矿物微粒无规则地悬浮在玻璃质的釉液里面,它们对光波形成折射和有选择地吸收,釉面呈乳浊半透明状态,似玉类翠赛玛瑙,浑厚玉润。
近年来,钧瓷研究所对传统钧釉进行实验性研究,均选用当地原料,不采用任何化工原料的情况下配制釉药,分别在汽窑、煤窑、柴窑中烧制,结果发现,其釉质更加接近北宋钧官窑产品。传统陶瓷往往因地制宜,特殊的原料产生独有的效果。个性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形成与“泥土”、柴、煤、水、气候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现代陶瓷工业打破了原材料的地域限制,化工原料大量应用、生产工艺程式化,使传统的手工艺陶瓷艺术品成为工业化产品,失去了独特之美。
2.“窑变万彩”的釉色幻化美。
钧窑为青瓷系,其最具代表性的釉色是在天蓝、天青、月白釉基调上泛出红紫色的窑变釉。釉纹深沉多变,釉面有透活的流动感,熔融交辉,形如流云,灿如晚霞,变化莫测。人们把这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奇妙现象称为“窑变”。
产生“窑变”的关键成因在于钧釉中的铜、铁、锌、锡等成色元素与燃料中的某些成分在氧化、还原交替中不断反应。所以,原料的选取加工是前提基础,燃料和烧成制度是“窑变”的必要条件。
传统钧釉配方十分重要,各家各有配方,可谓秘不传人。配方配制一般根据原料的不同配制出高低温釉,烧成范围在1260——1310度之间。根据呈色可分为天蓝、天青、月白、紫红釉,“窑变”以高温紫红釉为代表。
通过化学分析,钧釉呈色元素以铜、铁为主,钾、钠、钙、镁为熔剂,锡、磷为助色剂。禹州的黄长石、红长石、本药是良好的釉石,硅、铝、钾、钠含量适当;铜矿石、方解石、紫萤石富含钙、镁,是很好的助熔剂、乳浊剂;窑厂自制的草木灰、牛骨引入钙、磷。多种瓷石含有铁,铜矿石含少量的铜,红釉呈色元素主要采用青铜、氧化铜粉末。当地原材料的合理配制和铜元素的引入是产生窑变的前提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