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界人物深藏不露的篆刻大家/ ]. K: u( y" V& s9 C8 E 在当今的金石界,吴子建是一个把自己隐藏得很好很深的篆刻大家。在文化界、美术界,许多人不知道他,在拍卖行,各家公司只知道他是一个有实力的买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深厚的造诣。去年有国内的相关杂志,刊登了大收藏家王己千的几枚收藏印,其中有一枚出自吴子建之手,而出版方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当笔者看到那独具特色的鸟虫篆时,便判定这是吴子建的作品,正好旁边有嘉士得公司的江炳强先生帮忙佐证,而在场的许多专家竟然感觉有自己不知道的大家,太奇怪了。其实说起来他们与吴子建在拍卖会的预展上一定打过照面,只是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太低调的人。当然这也说明一个事实,吴子建的印章,有着强烈的风格特征,令人过目不忘。 & Q4 U% n# C9 J7 {+ v 与吴子建谋面两次,我提出采访要求,被他婉拒。后来在采访其他人的过程中得知,在他16岁的时候,就在老师谢稚柳的推荐下,只身一人从上海来到北京,拜访当时的名家,他先后拜访的大家有启功、王世襄、张伯驹等人。如今已经80多岁的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郑珉中先生,依然记得当年吴子建为他刻急就章的情景,至今他还依旧保存着吴子建为他刻制的两枚六朝官印风格的印章。 那时候,吴子建为篆刻迷狂,他曾经创造过一夜制作20多个印章的记录。在我国,直到元朝,印章依然是刻在金属材料上,到了14世纪,才开始有了石头印章。由于汉代是广泛使用印章的最早朝代,按照惯例,艺术家们往往喜欢那时的风格和行文结构,至今不衰。吴子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精通各种传统主流印章的雕刻,还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源自于“鸟绘”的新颖、别致的个人风格。这些“鸟绘”常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铜制兵器、各种器具和祭祀用的器皿上。 说到吴子建,就不能不提国画大家谢稚柳。谢稚柳是画家、艺术史学家。他1967年—1969年被拘禁下放。1969年晚些时候,他被释放。那时候,与其保持公开联系的人少之又少,吴子建是其中之一。在“文革”抄家时,谢稚柳的印章都被充公或毁坏,于是,作为谢稚柳学生的吴子建就与另外两名青年篆刻家一道,为谢稚柳创作印章。 吴子建曾说过:“篆刻与书法一样,不同的是书法追求的是如何使书写看上去更精美,而刀法追求的是如何使雕刻看上去更精美。篆刻和书法的具体技法不同,但是同样讲究运笔。” , n4 G# ~: K, G) S, } 谢稚柳在生前曾经为《吴子建印集》写过序文,他说:偶然的机会让我曾经检验了子建的作品,它们都显示出一种纪念意义和庄严的感觉。他刻的粗线条像柔顺的小树枝或粗壮的躯干,而细线条像金属丝或丝线,时而像活跃的溪流和强劲的雨线,时而像安静、凝聚的云层和温和的波纹。假如其雕刻外表看似笨拙的,内在则是精细、优雅的;假如外表看似软弱、无活力的,内在则是纯洁、有力的。虽然子建的篆刻风格十分多变,但他遵循的原则是粗线条从不会倒塌成奇形怪状的东西,细线风格则是独特而单一的,只代表它本身。 % u {7 H, j+ N3 y# G 后来有机会,我在不同的书籍和网站里看到了他的作品,感觉到他的作品在方寸之间,洋溢着一种内心的力量,一种坚实的诗意,一种优游的精神,一种泥古而后化古之境界,甚至有一种嬉戏玩乐之趣味。总之,他让你耳目一新,有一种发现的兴奋与乐趣。 3 | S1 w- N. }4 Y O+ D 谢稚柳在其身后,把自己的113枚印章捐给了华盛顿费利尔艺术馆,而这些印章是吴子建在1971年—1990年间为谢稚柳所刻。而正是由于有此捐献,使得美国的《纽约时报》这样评论说:“吴子建是20世纪上帝送给中国最好的礼物。”这个说法未免偏颇,但吴子建篆刻大家的地位则已被人们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