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湖州、徐州。因反对王安石及其新法,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后出知杭州,又贬谪惠州、儋州,最后北还,病死于常州。追谥文忠。苏轼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并且认为士人画高出画工的创作。他们还为士人画寻找到了一条发展脉络,唐朝的王维甚至东晋的顾恺之都变成了这一体系的创始人,强调绘画要追求“萧散简淡”的诗境,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张即兴创作,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刻画,要求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采用的手法主要是水墨,内容从山水扩展为花鸟,这一时期文人贵戚出身的山水花鸟画家增多与此有关。这股潮流的兴起,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但对后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一个时期内,左右了中国画坛。 其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诗作清新自然,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填词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摆脱柔靡风尚,开创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擅长行、楷书,曾遍阅晋、唐诸家法书,得力于王僧虔、李邕、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成一家。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自在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善画竹,学文同,亦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诗句。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古木怪石图》、《竹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