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站内搜索
>首页 -> 国画艺术 -> 历代经典

TOP

文魂浩荡 墨香久远 史韵悠长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6-06 16:19:39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052次 ]
 文化的见证

□ 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为一位艺术家拍摄90分钟的个人纪录片,这在中国是不多见的。但是,要表现范曾先生这样一位艺术大师和大学者的一生,90分钟的纪录片又是远远不够的。范曾先生的人生太精彩了,太丰富了。我看了这个纪录片以后,有以下三点突出的感受。第一是范曾先生对家乡、对先祖的深情至爱;第二是他对祖国和时代的深情至爱;第三是他对天地自然的深情至爱。当然,还有范曾先生对艺术和学问的至爱和追求,这是不言而喻的。

    是什么成就了范曾先生这样一个大家?十三代诗文相传的家族在中国可能不多,但也不是没有,中国这么大,书香人家还是很多的。为什么偏偏范曾先生有这样大的成就呢?我刚才谈到他对祖国和时代的深情至爱,我注意到他书房正面的一张照片,居然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集体合影。范曾先生受过很多时代的磨难,是很多人也经历过的,为什么单单成就了范曾先生,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能从这个纪录片中找到一些答案。

    范曾先生的成就并不完全是他的家世、书香门第带来的,也不是他比一般人聪明很多,他的勤奋苦练是少不了的。范曾先生在历史博物馆的时候,与沈从文先生一道编写《中国历代服饰》,画了那么多素描,还有电影中写到范曾先生当年在故宫的角楼里,不问寒暑,甚至饿着肚子,心无外物,一味沉迷于绘画。因而,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这部电影的画面很美,尤其是后半段范曾先生带着学生去写生等一些场景。总之,电影是很精致的,经得起历史检验。这部电影纪录的是范曾先生,其实也就是记录了中国的文化,因为范曾先生身上体现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是一个文化的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个人纪录片”的经典化叙事 

□张晓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

    与《齐白石》、《毕加索》等艺术家纪录片相比,《范曾》一片以更为细腻而丰富的电影语言呈现出一位东方古典主义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不仅让大家更加熟悉和了解画坛名宿范曾,而且还激发了观众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影片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首先在于纪录片描绘的对象——范曾先生独特的人生经历。范曾不仅是当代最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诗人、学者,更是最忠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在日渐现代与西化的时代潮流中,范曾所倡导的回归古典、回归自然的艺术口号成为当代最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最重要的坚守传统的文化主张。并且,范曾也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能够秉承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血统的学者型画家,他特有的文史功底与文化关怀与南通范氏十三代诗书文脉有着紧密的联系。故而,影片采用文化跟踪的倒叙手法开篇,直接对范曾先生的家族文化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追述,从而为影片的整体文化叙事奠定了基调。

    范曾作为中国当代文人的代表,一位伴随着中国20世纪风云变幻而成长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的人生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更是将传统链接于当代并生发了中国文化新的生机,他的艺术人生与艺术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影片《范曾》并没有采用口号化的方式来表现,而是从生活细节中的范曾入手,还原出作为人之个体存在的画家,从他的成长、学习与探索的琐碎细节中表现出画家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整体上,叙事手法含蓄而有张力,在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的语境下表现出作为学者、作为艺术家的范曾的独特人格魅力,从而在个人纪录描述与历史文化描述之间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平衡点。

    范曾不仅是当代中国画坛古典主义精神的典范,同时也是当代学界少有的传统型学者的代表。影片不断出现的范曾对于古典诗词的痴迷场景,不仅使得影片在人物精神的表现力上显得更为细腻、充实,也使得观众可以更为直观地理解主人公所特有的文化关怀与文史修养。并且,影片《范曾》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范曾特有的文化符号意义,同时也准确地呈现出范曾的艺术主张与艺术追求,尤其通过历史比较的手法凸现范曾减笔泼墨人物画在中国艺术史上独具价值的创新性,堪称人物纪录片的经典之作。

    就总体而言,《范曾》以真实、可靠的史料为基础,以细腻、含蓄的表现为手段,力图影片叙述方式与画家的减笔泼墨画风保持一致,形成一种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相互统一的纪录片风格,并以此来展现艺术家的人物风采、探求艺术家的精神境界,使得影片《范曾》在一种文献价值的历史感之外,更具有一种歌剧般的抒情风格,从而成为一部将“个人纪录片”经典化的、充满人文精神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影像作品。


 “艺术是克服困难”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我们应该感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范曾》,在当前夸张浮躁的文化背景下,居然有这样一部追求艺术与文化真谛的无比凝重的片子问世,不仅是空谷足音,而且给人以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感觉。

    范曾先生身上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因子超乎寻常的丰富,这绝对不是随便一个人所能够做到的。我们的前辈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在20世纪的大师当中,比如蔡元培、梁启超、章太炎、胡适之、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可是那一代人已经过去了。在当代,不容易再有这样的人,所谓“昔不至今”,这是僧肇《物不迁论》里的话。如果说今天有这样一个人,正值盛年,在他身上体现的中国文化的因子不是一般的丰富,大家说,谁能举出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呢?包括大学的一些教授,现在很有名的老师,写了很多书的师长,恐怕都不敢简单这样讲。这样一些话放在他们身上不见得合适,我不多评价他们。

    但是,我可以讲,在范曾身上,中国文化的因子,文化的精神力量,表达得非常充分。这需要各种条件,家学的条件,天赋的条件,知识累积的条件,自己从事的志业也是一个条件。我常讲他的家学,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后人,明清以后十三代诗学传家,这里不多讲了。他所从事的志业,具体说从事艺术、诗学与学术,这个领域和中国文化是高度合一的。摩罗说,范先生身上有中国文化整体的表现,这是有思想的话。我举另外一个例子,李泽厚,他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很早就写过康有为,后来出现美学论争之后,他进入美学的讨论,自创一派,美的社会学派。从此一生不离开美学和思想史这两个领域。他为什么会成功?恰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思想史和美学是合一的。最优美的思想是美的,最优秀的人格也是美的。人格精神与人格魅力的审美性,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说不完的课题。

    范曾的成功,是由于他承继的文化传统,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他的诗、赋、联都写得妙绝。请读一读他早年的《莽神州赋》和新近的《炎黄赋》,真称得上意采飞扬,至情至文。他的画主要画中国人物,这一点不可等闲视之。因为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面,一直有鉴赏人物的传统。西方也有很多往圣先哲,但西方不会有如同中国的魏晋时期,大家高高兴兴、热烈非凡地品评人物,形成一种时代风尚,并且有《世说新语》这样的专门纪录人物风采的书,以及更为专门的刘劭的《人物志》。

    孟子有一句话:“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等待有周公这样的人物创造了一个和谐兴旺的治世的局面,一个人才能有所作为,才有发挥的余地,那只不过是平常一般的人。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并不需要等待治世的环境,即使没有文王,照样有所作为。孟子把后者,即“虽无文王犹兴”的人物叫做“豪杰之士”。“豪杰”是孟子发明的一个词。范曾先生调到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时候,我向研究所的同仁介绍,他不仅仅是一个画家,不仅仅是一个书法家,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位学者,一位当代的大儒。

    我的这些话,不是谁都能够同意的。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就不同意。他说20多年前就和梦溪相识,但他说范曾是大儒,他不能同意。我很诧异他不能认同范先生是大儒的判断。也是孟子的话,“充实之谓美”,又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充实”和“光辉”这两条判语,范曾均当得。可见认识一个人,是太难了。按照西方解释学的说法,历史是不能复原的,人也是不能完全认识的。《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也说:“知音其难哉。”所以,一些出色的人物、了不起的人物,完全不期待当时的人能够了解他。陈寅恪晚年在诗中说:“后世相知或有缘。”这些年有一点“陈寅恪热”,但是有谁对陈寅恪的东西有真正深层的了解?可是“陈寅恪热”已经出现了。我本人研究陈寅恪20年,知与不知,也只能俟之来者。最近《学术月刊》有我一篇文章,题目是《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我讲了九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一个是“陈寅恪的哀伤与记忆”。按照心理学的看法,一个人的哀伤与他的记忆有关。是什么原因使得陈寅恪一生都苦痛哀伤呢?是因为他有那么多的不寻常的记忆。《21世纪经济报道》想用两个版的篇幅选刊我这篇文字,题目简化为《陈寅恪的“自有”与“哀伤”》,甚获我心。我不敢说我对陈寅恪已经有了真了解,但我敢说,好多好多人,包括写过陈寅恪的文章的人其实并不真了解陈寅恪。

    那么对范曾先生,有谁有真了解?称誉他的人很多,真正了解他的人其实很少。绝对不是说,说好话就是了解一个人。中国古人品评人物,有一个关键词,叫“拟人必与其伦”。说好话也要说得合拍对题,比喻恰切,才有价值。如果好话说得不得体,古人的批评也很严厉,叫“拟于不伦”。看完影片《范曾》,我曾说这个片子应该给青少年看。同时我说,评价范曾需要再加两句话,第一句是,他还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者。他对中国文化挚爱的程度,不大有很多人可以赶得上。不说已经故去的老辈人,在活着的当代文化人中,对中国文化爱得如此深沉,像范先生这样,不容易看到。第二句是,范曾还是一位不待文王而兴的豪杰之士。没有一个成功者的道路是平坦的。大家看到了范曾先生的成就,也看到他所经历的困难,包括环境的困难,人的生理极限的困难,误解的咬噬,病痛的折磨,生之为人的各种苦痛,他都经历过。“艺术是克服困难”,范曾先生是克服了多少困难才达到今天的成就和今天的境界呢?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居然有一个人走来了,带着中国文化的韵律和气息,范曾走来了,他身上拥有的东西,就是我们想重建的东西。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不免恃才傲物,不可一世。但高才的人都是这样的,高才的人如果没有傲骨,会变成什么样呢?大家可能不知道,范曾先生对社会与文化的礼仪极端珍视,这从他对杨振宁先生、陈省身先生、季羡林先生的尊敬就可以看出来。我跟他相交虽晚,但范曾先生了解我为人为学的特点,我们彼此相知若契。当然他不只对我是这样。他参加各种聚会,从来没有迟到过。我们研究所每年有一次新年嘉会,他没有调入我们研究所的时候,我们就邀请他了,每次聚会,我到的时候他已经在那里等我了。今年,我请范曾先生在文化所做一次学术演讲,题目是《吾家诗学与文化信仰——从楹联谈起》。演讲安排在10点开始,我是主持人,应该早点到,恰好不堵车,9点就到所里了。可是当我到的时候,范曾先生已经在院子里了。当今的人,很少有人能做到范曾先生这样。在迟到不迟到这个问题上,是没有理由的。我有时也有过迟到,会以为路太堵是一个缘由,其实这是不对的。假如你去应试,参加“科举”,你能迟到么?假如一个重大的商业谈判,你能因为北京堵车就可以迟到吗?不迟到是很小的事情,但不是很多人能做得到的。

    我从《范曾》纪录片中还看到一个东西,就是范曾的追求是不间断的,没有停下过脚步。许多人,一旦有了相当成就之后,最容易停止脚步。成功了,一切都有了,就不愿意继续往前走了。但是范先生没有停止脚步,他的艺术还在精进。我注意到他的最新的高度减笔的人物,他的那些仿八大山人的作品,那是一个全新的境界。他对艺术,对文学,对诗学,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还在不断往前走。可是别忘了,他已经是70岁的人了。范曾先生的到来,使我不仅有了学问知音,我还看到了我缺少的东西。我性情中有一点玄、老、庄的东西,放任无为的东西比较多,范曾先生放任的东西比较少,进取的东西比较多。这个片子不可等闲看。

    范曾先生仍在学术、艺事的盛年,他的学问累积,他在艺术与文化上的创获,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所作的贡献,不可轻看。


 影像时代的精神守望

□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范曾先生仅仅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一位曾经影响了中国当代绘画历史的艺术巨匠。然而,在我们看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大型人文纪录影片《范曾》(撰稿:郭长虹,导演:王一岩),即当我们通过镜头接近他的内心世界、面对他创作的一系列诗、书、画艺术作品、倾听他讲述自己的风雨人生的时候,在我们的心目中的他就不再只是一位画家、一位书法家、一位诗人,而是一位吞吐百家、谈笑天地的当代鸿儒,一位纵横古今的国学大师。

    透过这部90分钟的纪录影片,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的“行为本文”与用激情书写的“艺术本文”——尽管我们深知影像会在不经意中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我们也知道电影会通过各种变化多端的手段来“封存”人们的历史记忆,可是我们面对这部影片,依然还是被它所呈现的一幕幕真实情景所感动,为它所传达的文化精神所折服。

    通过90分钟的历史性叙述,影片展现范曾先生非凡的艺术成就与人生历程,向人们揭示了一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跨越时代的文化原因——而这种原因过去常常被人们忽略了。通过影片我们知道:范曾先生的“背景”是一个家族长达400余年艰辛、执著的文化守望,是几代知识分子血脉相连的精神探求。

    作为一部纪录电影,它的第一要义是真实。观众在观看纪录影片的时候,没有一种像故事片那样对艺术假定性的集体默认,他们必须确认纪录镜头前的每个人物、每个事件、每个情景都是真实的、可信的。进而言之,在故事片的叙事逻辑不能引入纪录片的时候,在纪录影片的作者不能够通过虚构的方式来再现人物性格的时候,纪录电影必须对它表现的人物进行真实的“剪辑”,必须把那些最具有性格光彩的人生片段用电影的镜头组接起来,进而完成对人物个性的展现。应当说,在这方面纪录片《范曾》对“主人公”的性格“组合”是成功的,影片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民族荣辱为己任、以国家兴亡为天职的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

    范曾先生自称是一位“痴于绘画”的艺术家,但是他并不是那种把自己关在画室里作画的艺术家。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他认识范曾有三步曲,即由画家到国学家,由国学家到思想家。这就是说,季羡林先生对范曾先生的认识,不仅是从一个领域转到了另一个领域,而是从一种境界上升到另一种境界。范曾先生曾经说过:“凡中国先哲深睿高华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瀚之文思、诗家沉雄逸迈之篇章,皆为中国画源头活水。”他不断地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中汲取文化的力量。他高举的艺术旗帜上面写的是“以诗为魂、以书为骨”八个大字。对纪录片《范曾》,我们感触特别深的就是影片所表现出来的范曾先生的这种人格精神。他在进行艺术创作、寻找艺术真谛的同时,一生都没有放弃对人的风骨与魂魄的自我完善。无论在什么年代、身处什么境遇,不论是在磨难中、还是在顺境里,他始终坚持着自我人格的塑造,这是范曾先生最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的地方。一位艺术家如果没有这种人格的风范,没有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他的艺术也无法迈向登峰造极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创作拼到底,拼的是一种人格精神,拼的是一种自我意志。

    一部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它的表现题材与表现方式应当是相互统一的。这就是说,一部影片的被表述对象与它的表述形式应当是浑然一体、而不应当是截然分立的。纪录片《范曾》的叙述风格自然、质朴,处在电影的数字制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电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包装与修饰,然而纪录片《范曾》的导演本着一种平实、淡雅的美学风范,把一个艺术大师的风雨人生娓娓道来,自然而生动地表现出范曾先生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他所处的真实历史风貌,这也许是得到了范曾先生艺术精神的真传。

    世界电影史上纪录片有很多的流派,就是最早的经典作品也并不回避摆拍或者设计的场面。这是纪录电影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对纪录电影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是不是有设计、有安排,而在于这种设计和安排是不是能够达到自然天成的效果。就纪录片《范曾》而言,整个的观赏过程是“透明”的、流畅的,它基本没有让我们感到摄影机的存在,没有觉察到人为地在刻意表现什么。“男主人公”没有表演的表演,也使这部纪录片保持了高度的艺术真实感。如果对范曾先生这样一个有卓越艺术成就的艺术家,采用一种故弄玄虚的形式来表现,那完全有可能会损害了“男主角”的真实形象。现在,我们面对影片《范曾》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面对范曾先生一样,他还是那样淡然儒雅、那样气宇轩昻……


 牢牢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点上  

□ 梁 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编导用很平实的手法来拍这个纪录片,能够增强可信度,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已给人提供很多以前不曾了解的东西。比如从范仲淹一直延续下来的十三代诗学,范曾先生在巴黎捐献范氏家族的那些诗稿,然后到少年时期南通的难忘往事,都让人印象殊深。刚才导演说到范曾先生这次拍摄时实际没有喝故乡老井直接打上来的井水,算是一个瑕疵,我倒觉得这没有什么虚假的。范先生情不自禁张口说这井水打上来就可以喝,其实是孩提时代的印象。少小离家,很多年以后回到家乡不会首先想到这个井水是否受污染了,直觉就是儿时的印象,这反而是真实。

    看到这个片子的名字,或会有人想到是为个人树碑立传的,我想这也合乎情理。实际上,重要的问题在于树什么碑和立什么传。我看完以后觉得,编导着意描画了范先生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守望者的形象,主旨是在张扬中国文化。片中充溢着一股正气,这便可能给观众尤其青少年观众良好的熏染。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都在流失,以个体力量已不可奢言守卫,多一些守望者总是好事。

    这个片子让人知道了范曾先生在传统文化、在国学修养上的根底,没有这种涵养,不可企望会有艺术上的多大成就。以前的印象多以为范曾先生作画写文章多靠个人才气,现在看来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范曾先生的成功是因为牢牢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点上,这是给范曾先生的狂傲做一个比较如实可信的注释。尊崇传统文化,敬畏学术,执著地追求和创造,这样的理念对观众,特别是对年轻人会是一种好的教益,这样的片子会起正面作用。

    说到叙事手法,我这个影视门外汉多说几句感想。这部片子的拍摄方法还应当算是常规的。记起去年一个以矿工生活为题材的美展的座谈会上,《读书》杂志主编汪晖的发言讲到,一个外国名记者曾用镜头对着我国西北一个村庄的路连续拍摄了10年。不用人工的解说,中国改革开放10年农村的巨大变化被呈现出来了,这些照片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我没注意过这些摄影作品,但这样现代的超级写实的拍摄手法很有意思。设想一下,假如也有一个摄影师把范曾先生一天的活动如实记录下来,连贯地拍几年,若干年以后,这样的胶片或照片会不会为人们解读范曾先生起到一种别的手法不能替代的效果呢?这当然只是我的一点畅想,但更具体、更真实的材料肯定是有助于学术研究的。


 大师的深情

□ 孟祥顺(《中华文化画报》社副社长)

    电影《范曾》忠实表现了范曾先生从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直至今天的学习和创造的历程,其中,对于他情感世界有很精到而准确的刻画。镜头中出现的范曾先生在父亲子愚翁面前,听父亲谈诗的场景令所有观者为之动容。才气纵横的青年范曾,在父亲面前如此谦恭、而子愚翁完全是蔼然长者,循循善诱,此情此景,正是中国文化世家薪承火继的真实情形。电影里范曾先生谈及少年时期洗干净小脚和妈妈一起做咸菜的故事我也曾经听到过,范曾先生每每谈及,泪盈盈而欲下,他对母亲的怀念挥之不去。我想:一个人伟大心灵和人格的造就,是从少小时期就潜移默化开始了,范曾先生日后的种种嘉言懿行,其实早在他未离开家庭之前就已然露出端倪,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奠定了他坚韧、宽厚、庄敬、凡事力求完美的品格。晚年的范曾先生,和楠莉师母相敬如宾,我们学生常常会为他们伉俪深情所打动,电影里先生和小孙女荡秋千那样天真纯朴的场景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这使我油然想起一句话“仁者寿”。70岁的先生,身体健顽,精力、目力迥出常人,真正是他深邃、博大而平和的心态使然。

    电影对于范曾先生的家国情怀同样给予充分的展现,这是我们作为学生时刻都能体会到的一种精神感召。先生的爱国,不是停留在口头的一些说教,首先,他对于自己故国的文明无限热爱,这一点,常人不可想像:他每天会拿出相当长的时间和学生们作对联和诗词,在一般人看来,这会浪费掉多少时光?但先生乐此不疲,自己作,学生作了又呈给他改,不厌其烦一次一次地引导和示范,许多学生已经是诗歌对联领域的行家里手了。我觉得范曾先生能够这样做,不仅仅是一时兴起的冲动,诸位可以试试看,没有一个强大的对于文化的信念,没有办法支撑这样的行为。对于祖国的热爱,如果停留在口头上,就不会有深入的情感投入,但落实在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上,就非常踏实而且充满生机,20多年前范曾先生一掷数百万元捐建东方艺术大楼和三年纳税1000多万元的举动,是一个普通的画家、文人、教授所可以想像的吗?当然,事无大小,一颗对祖国文化和建设的爱心驱使着先生一次次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创造着奇迹。在南开大学,多少学子因为聆听先生的讲演而对于传统文化心向往之?因为在范曾先生身上,保持着一名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气度和风范,加上他学养深厚,谈吐儒雅,讲演中伴随着文化的魅力,难怪他的每一次讲演,都会人满为患。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召,如果青年人都向往这样的文化,那西方的垃圾文化、流行文化等等浅俗的样式就会自然被淘汰。爱国,也因为文化的维系而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

    观电影《范曾》,没有丝毫刻意安排和夸张的情节,我们都感觉好像平时面对范曾先生那样自然而亲切。但正是这样貌似平淡的铺叙,使这部电影具有了深厚的精神力量,惟有这样平静朴素的外表,才可以包蕴一个伟大而深情的灵魂,对家国、对父母、对学生、对师长,一份深情包含着一种人格,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因此,在表现人物的种种细节真实的基础上,电影的立意也具有了一种永恒的价值。

[上一篇]十块钱淘来清代国画教科书 [下一篇]收藏“甲江南” 鉴赏“一只眼”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招聘精英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