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代的概念讲,民国即指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凡此间生产制作的家具均属民国家具。民国家具最主要的特征吸收了欧洲家具的一些特点,说到底,就是在清代传统家具的基础上吸纳了典型的“洋符号”,从而形成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风格,这类家具可以代表民国家具这段时间的时尚审美。找到这些“洋符号”,等于找到明清古典家具变异的基因,同时为新世纪家具的设计与制作提供一个“剖面图”。
A.家具是建筑风貌的折射,洋建筑直接干预家具风格的走向
任何时尚皆是一个渐变过程,不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民国家具形成独特风格绝非以建立中华民国为始,从清代乾隆年间起,大量洋货从广州涌入,欧洲的绘画、雕刻、钟表以及家具,甚至包括洋花边、洋纽扣,于是“洋”字在那时成了时尚之最。有记载记:“自泰西互市后,凡洋钱洋烟洋布等货,无不以洋为贵。甚至有非洋而冒为洋者,如髹漆本出扬州,故曰扬漆,今则改为洋漆矣。以至洋松、洋菊、洋鸡、洋犬之类,无不以洋得名。”洋风劲吹,广作家具开始在镶嵌和雕刻上借鉴欧洲家具精致华美的风格,正因为如此,得到清代皇帝的赏识,雍正时,广东名匠罗元、林彬等多人奉诏入宫制作家具。此时的“洋符号”是雕刻的西洋纹饰出现在清代家具上,如西番莲、卷草纹,以及兽头、兽爪、羊蹄腿等,至于让人眼花缭乱的象牙、贝类等镶嵌手段,很大程度借鉴了西洋家具的美化手段,构成清代家具中的“洋符号”。
圆明园的兴建,是清代宫廷建筑引进洋建筑最有力的示范。随着洋人用洋枪洋炮使清政府被迫开埠,上海、天津、青岛、武汉等一批城市快速建起租界,洋建筑堂而皇之在封闭的华夏大地合法地兴建。地表的建筑物和建筑物内部的家具永远是如影随形的,建筑的洋化必然导致家具的洋化,在“广作”改良的基础上,在上海、天津等地,民国家具以自己的面目批量出现呼应着洋楼、洋房。
当年上海被称之为“十里洋场”,正如清人王韬1848年初到上海在《漫游随录》中说的:“一入黄歇浦,气象顿异……浦滨一带,率皆西人设宇,楼阁峥嵘,缥缈云外。”洋建筑已成规模。有妓院门口广告以此为招徕:“本院房间宽大。西式装潢。”这种情调的房间必须摆放西式家具,于是“海派家具”应运而生。
海派家具是民国家具中的一个流派,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洋符号”,最明显的就是用机床镟出的各种镟木腿,像方锥式、凹槽式、弧弯式、纺锤式、圆柱式等,这些都是工业机器生产介入家具制作的标志,是民国家具区别明清家具的明显印记,是古希腊建筑罗马柱在家具上的一个投影,也是各式纺锤形栏杆在家具上的一个再现。此外罗马券柱式建筑大量借鉴到家具门上,形成同建筑相仿的拱形结构,透显出高大雄伟的气概。
除罗马柱外,一种巴洛克式的螺旋柱子在建筑学中被称之为“麦糖柱式”,或者叫作“所罗门柱式”。它源自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教堂祭坛上方高悬着的织锦华盖上,绣着这么一个柱式,后来这种建筑上的柱形被广泛运用到家具中。
建筑的“洋符号”借用到家具上,形成民国家具自身抹不掉的时代特征,用今天的眼光解读这些,就能看到民国家具的个性所在。
B.新的材质介入,不仅改变审美,同时也转换着实用功能。
1866年,有名叫黄懋材的在《沪游胜记》中写道:“(上海)洋楼耸峙,高入云霄,八面窗棂,玻璃五色,铁栏铅瓦,玉扇铜环,其中街衢弄巷,纵横交错,久居其地者亦迷所向。”中国建筑以青砖青瓦为主,而国外建筑加入了五彩玻璃和铁栅栏等。可以说,民国家具引入玻璃和水银镜子等,使家具除装饰性外增加了透光和反光的两种功能,不失为特征鲜艳的“洋符号”。
玻璃原本不是舶来品,据沈从文先生考证,那种单色和复色、透明和半透明的早期人造珠玉,后来通称为料器,在战国时已出现。但烧制玻璃的技术一直不普及,玻璃直至清初仍是很稀有的东西。当洋楼洋房出现在我国沿海城市后,家具中引进了玻璃和水银镜子,成为民国家具不可或缺的材料,从而使大衣柜、梳妆台、陈列柜、橱柜类民国家具成为家具类中的主项。
大衣柜、梳妆台、床头柜等卧室家具的兴起是受西欧的影响,将客厅、卧室、餐厅、洗浴严格分开,使家具的功能愈趋独立,分工愈加明确。这是民国家具区别于明清家具的重要特征。在家具单纯使用木料的阶段,缺少通透功能,这样也影响展示功能,玻璃能让视线延伸,也能让家具内里的物件向外“扩展”,玻璃这层透明体用在建筑上是引光采光,用在家具上就是吸引目光,家具自身的魅力就显现了。
譬如民国家具的主项陈列柜,从功能上说与中国古典家具的八宝格相近,一旦加入玻璃进来,形态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据国外考据,带玻璃的陈列柜大约从1750年开始出现,这种柜子的柜门上都装有玻璃,为使柜门生动,将棂条做得精巧不凡,其将玻璃分割成不同的活泼形象,每格内嵌一块玻璃。在民国家具中,陈列柜的样式很多,都离不开玻璃,而且都是5毫米以上厚度的,沿玻璃边沿磨成坡口,视觉上感到了玻璃的厚度,增加了装饰性,显得家具珠光宝气富丽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