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站内搜索
>首页 -> 陶瓷艺术

TOP

解读唐宋时期的陶瓷人形壶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13-06-26 15:05:14 | 作者: | 来源: | 浏览:586次 ]
陶瓷人形壶是唐宋古瓷中的罕有造型,形象生动,堪称同时代壶具中的精品。对陶瓷人形壶的系统研究,仅见近年南开大学刘毅先生撰有专文。本文试对陶瓷人形壶在唐宋时期的兴起和演变加以归纳和梳理,并解读其内涵与民俗背景。
  人形壶的缘起
  人形壶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已经出现,如青海省乐都柳湾墓地出土有一件马家窑文化贴塑裸人陶壶,高33.4厘米;甘肃玉门市火烧沟也出土有四坝文化(约公元前2000年)彩陶人形壶。这些人形装饰的彩陶带着先民们浓重的神灵崇拜和原始宗教意味。
  这一造型在瓷器上出现则较晚,从考古资料可看出,初唐时期人形瓷壶开始盛行,五代、宋代都是其烧造的高峰期。
  唐代胡人形陶瓷壶隐含的酒俗
  在唐三彩中,有一类体量较小的胡人抱囊壶,在唐代“两京”长安和洛阳皆有出土,在海外也有所收藏。这种胡人抱囊壶以往多为单件出土。以洛阳博物馆馆藏两件为例,如1957年洛阳市吕庙出土的一件唐三彩抱囊壶(图1),曾被定名为“女俑持荷叶造型灯座”,被认为是俑内盛油、在壶口位置另放灯盏的灯具。这种说法显然有误,笔者认为俑内盛酒的可能性大;另一件胡人抱囊小壶为1976年河南孟津周寨出土,模印制作的唐三彩胡童也抱着鹅雁形囊,它与盛唐时期常见的七子盘一同出土(图2),可知其原始用途可能也与唐代酒俗有关。
  唐代也有白瓷胡人抱囊壶,如1956年西安东郊韩森寨段伯阳墓出土的一件(图3)。高24厘米,口径5.3厘米,腹围33厘米。胎质坚硬,釉色白中闪黄。造型为高鼻深目的西域男子,留八字须,面带微笑,身着圆领短袖衫,额头贴有圆片装饰,并有一周连珠装饰。双手带镯,斜抱一囊,囊底与身体连通,液体可由此注入。囊腹部装饰有宝相花纹饰。以往发表的资料介绍该壶出土于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墓葬,经考证墓葬年代应推前6年。段伯阳并非普通官员,而是任职于宫廷的高级宦官。通过研读段伯阳墓志可知,段伯阳约出生于581年,应在隋代(581~618年)已担任宦官,入唐时段已年近四旬。从武德初年开始,他先后担任的宫廷宦官职务有内仆局丞、令,宫闱局令,太子典内,护军,内侍省内寺伯。他卒时已80岁,葬于龙朔元年(661年),乾封二年为其妻高氏亡故和葬其夫的年代。其妻在段伯阳亡故6年后葬于他,鉴于墓主夫妇身份特殊,主要随葬品的时代下限应按其夫亡年计。该墓还出土有白釉胡人头像和应系宫廷用瓷的唐代白釉贴花高足钵,都是罕见的唐代白瓷珍品。
  以上几种唐代陶瓷胡人抱囊壶都表现为胡人捧皮囊造型,有的皮囊作鹅雁形,胡人造型与同时期唐代玉带上的造型一致,如西安韩森寨唐墓出土玉上的胡人形象(图4)。唐人小说中多有关于西域胡人的内容。李商隐之《杂纂》卷上“不相称”条还有“穷波斯,病医人,瘦人相扑, 肥大新妇”的描述。唐代还有刻制“酒胡子”木偶在酒席上佐酒助兴之俗,刻木为胡人形,置之盘中,左右侧如舞,久之乃倒,视其传筹所至或倒时所指向者饮酒,故又称劝酒胡。唐人卢注作有《酒胡子》诗,诗中有“同心相遇思同欢,擎出酒胡当玉盘。盘中(nièwù,不安定——编者注)不自定,四座清宾注意看。”“酒胡一滴不入眼,空令酒胡名酒胡。”等诗句。在唐人眼中,波斯等胡人多有宝物且善饮酒,唐三彩和唐代白瓷中的胡人捧囊,当与劝酒或献宝题材有关。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绢画可知,高足盘被唐人用于献饮;1976年河南孟津周寨出土的胡人抱囊壶陶塑与唐代酒具七子盘一同出土,与唐人劝酒用的“酒胡子”造型上应有某种关联,同样的胡人捧囊壶也可制为规格较大的实用器皿,段伯阳墓出土的胡人壶即是例证。
  四川邛窑唐代产品中也有一件完整的人形瓷壶(图4),此件跪坐体态的童子形壶采用黄褐色和绿色点染衣饰,肩部有双系,有一定地方特色。其图片收录于《邛崃文物博览》,图录上标注为唐代器物。邛窑瓷器断代,尤其是唐、五代、宋代分期有待完善。这件人形瓷壶笔者倾向其时代应略晚,或为宋代产品。  
  唐代、五代、宋代的人形瓷壶
  随着饮茶风尚在唐代社会的流行,另一种道教男子造型的人形壶开始出现,这种道教人物造型与撰写《茶经》的唐人陆羽(733~804年,字鸿渐)有一定联系。
  陆羽好友在《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中称赞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陆羽早年生长于佛寺,还俗后与道教多有交往,他在世时已被誉为“茶仙”。陆羽在唐代即被神话,文献记载唐宋时期,窑工已制作其陶瓷雕塑,其塑像被卖茶之家供为茶神,并经常用茶汤灌沃以祭祀。唐代赵《因话录》载:“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唐国史补》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敬不利,辄灌注之。”《新唐书·隐逸传·陆羽》载:“时鬻茶者,至陶(陆)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大唐传载》也记有:“陆鸿渐嗜茶,撰《茶经》三卷行于代,常见鬻茶邸烧瓦瓷为其形貌,置于灶釜上左右为茶神,有交易则茶祭之,无则以釜汤沃之。”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套传1950年河北省唐县出土的唐(另一说为五代)邢窑白瓷茶具模型(图6),有风炉、茶、茶臼、茶瓶(注子)、渣斗风炉共5件器具和一件人形瓷塑组成,茶瓶仅高9.8厘米,从尺寸可知这是一套观赏或陪葬用器。其中有件道教人物装束的人形壶,人形雕塑头戴高冠,双手展读经卷,冠顶有开口,可以注入少量茶水,孙机、刘毅等不少学者都认为所塑人物应是唐代的茶神陆羽。但是唐人记载中的有关巩县窑瓷偶人“陆鸿渐”的资料,在河南文物考古部门公布的窑址发掘资料中似未看到,有待辨识出来。
  直到宋代,茶神陆羽瓷塑仍被供奉。北宋欧阳修《集古录》收录有欧阳修为李阳制陆羽画像石碑所作的跋文:“言茶者必本陆鸿渐,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至今俚俗卖茶肆中,尝置一瓷偶人于灶侧,云此号‘陆鸿渐’。”鉴于陆羽作为茶神,唐宋都被崇拜,并制作有瓷塑供奉。刘毅先生按唐代出土的邢窑道教瓷塑坐像为标准,在宋代人形壶中也辑录出几种道教装束人形壶,认为他们也很可能与茶神陆羽有关。随着近年考古发掘的深入,这类五代到宋代的人形瓷壶已经出土多例,在南北方窑口都有烧造,主要有:
  1.北京顺义县辽圣宗开泰二年(1013年)净光塔塔基曾出土一批白瓷,其中有一件北宋定窑白釉人形壶(图7)(被命名为“童子诵经壶”)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壶高27.9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10.5厘米。胎骨致密,白釉微泛青。瓷人端坐,头戴莲花瓣式冠,冠顶有圆孔为壶口,身着交领袍,双手执书卷捧于胸前,书卷上端为壶流,身背后有一柄。河北张家口崇礼县出土有北宋定窑白釉童子抱鹅壶(图8),造型活泼可爱。通高15厘米,注水圆孔在脑后,模制而成。现存该县文保所。
  2.安徽省先后出土两件北宋人形壶名品。一件为青白釉人形执壶(图9-1),系1971年怀宁县雷埠乡一位村民挖出。通高23.9厘米,口径2.2厘米。人呈站立式,面目端庄,有须;头束冠,冠顶为壶口,身披长袍,背部有曲柄;双手交于胸前捧一管状物,用作壶流。被定为一级文物。关于其烧造地目前有观点认为是北宋景德镇窑产品,也有观点认为系安徽繁昌窑北宋产品,待考。另一件是1994年在宿松县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墓中出土的人物青白釉褐彩仙人吹笙壶(图9-2),通高19.3厘米。
  3.1997年,西安市长安县博物馆(现为长安区博物馆)接收了当地公安机关移交的一件北宋白釉人形壶(图16),通高38厘米,
[上一篇]清三代官窑展露帝王心性 [下一篇]艺术陶瓷造型中的“镶器”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招聘精英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