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艺术是人类利用物质材料,通过建筑物的形体、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的组合、以及质料、色彩等方面的审美处理,创造出一定的连续空间形象,既满足人们实用需要,又体现一定审美观念的综合艺术。它属于象征型艺术,它主要通过形体、空间、色彩、质料、光线、环境等要素实现造型。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坚固、实用、美观三位一体;力求巨大的形体与审美意蕴的统一;建筑形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建筑艺术的鉴赏要注意整体感受与细部品味相结合,身临其境与超然物外相结合。 〔关键词〕建筑艺术;造型手段;审美特征
建筑是人类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出来供自身居住或活动的场所,是人类为自身生存发展创造的基本环境。一座建筑如果只具有实用价值,那么它只能是一种实用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只有同时具备审美价值时,才成为艺术。在拉丁文中,建筑的原意是“巨大的工艺”,可见在人类的早期,建筑已经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艺术是人类利用物质材料,通过建筑物的形体、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的组合以及质料、色彩、匾额、楹联、碑刻、雕塑、绘画等方面的审美处理;创造出一定的连续空间形象,既满足人们实用需要,又体现一定审美观念的综合艺术。建筑既要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又要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既具有特定的民族性、时代感,又要显示创作者寄寓的象征意义。所以,黑格尔认为建筑是象征型艺术的代表。歌德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苏联的鲍列夫说它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这都说明建筑是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艺术形式。由于它主要是以造型为主,所以许多人把它看成是造型艺术。 一、建筑艺术的起源及其分类 建筑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自从人类告别动物开始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就开始美化自己的居所,开始了“诗意的栖居”。那些最早的房屋尽管还十分原始,但它们已不同于动物的巢穴,而属于“建筑艺术”了。 所以,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认为建筑是最早的艺术,说它的“最初形成要比雕刻、绘画和音乐都较早”。由于材料粗糙、结构简陋、技术低下等原因,人类早期的生活建筑大都早已湮灭。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已经是比较坚固、“成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巨石建筑。如崇拜太阳的整石柱(位于法国境内,最大者直径4. 28米,高19,2米,重约260吨)、石栏、石阵,埋葬死者的石台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庙宇〔’〕。这些巨石建筑‘·大致分布在北欧、西欧、北非、印度等地”,‘.有些还刻有图形”[21,既有实用的目的性,又表达一定的审美(可能是朦胧的)观念,无疑是建筑艺术。随着奴隶制文明社会的到来,生产力更加发达,“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的繁荣……创造了条件”。[3]0世界各地出现了更加辉煌的建筑艺术,如埃及的金字塔、神庙,美洲玛雅文化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代西亚洲的观象台,古罗马的斗兽场,中国古代的皇陵、宫殿……这些建筑物已经远远超越了实用的需要,而成为民族、时代的象征,有的至今还是人类不可企及的艺术典范。 建筑艺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不同这一角度,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等;从功能作用角度,可以分为住宅建筑、生产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宫廷建筑、园林建筑等;从民族风格上,可以分为中国式、日本式、伊斯兰式、意大利式、俄罗斯式等;从时代风格上可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古典主义式等;从流派上分,可分为历史主义、野性主义、象征主 义、新古典主义、保守主义、自然主义等。 二、建筑艺术的造型手段 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艺术造型手段,建筑艺术的主要造型手段主要有:形体、空间、色彩、质料、光线、环境。 (一)形体。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形象,离不开建筑物的实体与空间。建筑物必须有实体相互联系构成。实体包括墙壁、门窗、柱梁等。实体是能够直接诉诸视觉的物质存在,它的构造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实体的造型主要有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半球体、棱锥体、圆锥体、圆柱体等。埃及的金字塔是底面宽阔的四棱锥体,罗马的大角斗场是圆柱体,罗马的万神庙是半球体覆圆柱体。 现代建筑的形体设计更为多样、别致、充满个性。澳大利亚位于海滨的悉尼歌剧院像一艘张帆而驶的巨舰。美国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外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闭。这充分显示现代建筑艺术形体上的雕塑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空间。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使用空间,供人居住的房屋、办公楼不必说,就是纪念性建筑也必须有供人观瞻、活动的空间。空间可说是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空间依靠实体而取得。一座较大建筑物、一座建筑群通常是由实体与一系列内、外空间组合而成的。空间的大小、形状、明暗能成很强烈的艺术效果。因此,有的建筑家提出:“空间—空的部分—应当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的历史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历史。 对建筑物的评价基本上是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是空间的艺术。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建筑特别注重突出内部空间的窄而高,目的自然是使身处其间的基督徒产生向上升的情绪。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的布局不同于西方哥特式建筑的纵向延伸,而是“立 足现实”,突出平面上的空间延续,也特别注重庭院间的空间处理,尽量使空间与建筑实体间产生一种高度与体积的呼应。游览中国古代建筑群,情绪随着建筑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时而紧张,时而舒缓,真像是在体验一首绝妙的音乐,难怪歌德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另外,像故宫太和殿的内部空间还特别强调明暗对比:整个大殿内厅的四周光线十分幽暗,只有正中高高在上的皇帝座椅在门口射进的光线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再加上周围镶嵌金丝的龙柱的衬托,就显得更加神圣无比。这都是服务于建筑的庄严、神圣和等级秩序。 (三)色彩。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61色彩具有强烈的表情功能,建筑艺术很早就注重了色彩的运用。如前所述,埃及的金字塔矗立于蔚蓝色天空下的金黄色沙漠之中,贴上磨光的灰白色石灰岩贴面,这肯定考虑到了色彩的对比以显示塔身形体的高大。中国古代帝王宫殿至唐代,黄色成为专用色。中国古代帝王宫殿的红墙黄瓦给人以森严、庄重、富丽之感,而佛寺、道观一般用青砖灰瓦,自然使人感到清静、淡泊。现在各地一些仿古建筑,不管其性质、功能,一味追求华丽、鲜艳,往往弄巧成拙。
(四)质料。建筑的质料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一方面质料与色彩紧密相联,比如前面所述青灰砖瓦与琉璃黄瓦效果炯异,另一方面,质料的软硬、粗细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宫殿、寺院、园林等“阳间”建筑大都以木结构为主,往往还雕梁画栋,进行精细加工,给人以亲切、自然、温和之感。而帝王的陵墓等“阴间”建筑则以石料为主,一般给人以阴凉之感。 (五)光线。光线在建筑中是与空间、色彩紧密配合的艺术手段。它能够通过顺光、逆光、强光、弱光造成一定的审美效果。古罗马的万神庙、中国的故宫太和殿和太和门前原千步廊等,都成功地运用了光线,加强了建筑的表情效果。万神庙是古罗马宗教膜拜诸神的庙宇,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其直径与高度均为43.43米,下部为圆柱体,上覆弯隆。弯隆底部与墙体相接,厚度均为6.2米,向上则渐薄,到中央处开设有一直径8.23米的圆洞,作为唯一光源,使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在顶部光线的映照下显得异常宏伟并显得十分神秘。 (六)环境。环境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因素。许多当代建筑师则认为环境是造成建筑艺术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古今中外的重大建筑都很讲究建筑的选址。我国明代计成的园林专著《园冶》开卷第一讲即为“相地”。中国古代形成了关于’’阳宅”、“阴宅”环境选择的“风水”学。 这都足以见出环境在建筑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从本质上讲,建筑本身就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再创造的环境,再造环境的成败、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与其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关系处理得协调与否。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往往不在于自身的高大、华丽,更重要的是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程度。例如泰山的南天门,建筑本身并不高大,但由于它选址巧妙—位于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山脊上,双峰夹峙,又与蓝天相接,从形态上讲,东西双峰烘托了南天门的中心地位;从色彩上讲,蓝天、苍石衬托红墙黄瓦,对比分明,使建筑轮廓分外鲜明。另外,南天门位于十八盘尽头的最高处,石级好似高悬的天梯,也好像一只巨手擎着南天门。南天门的位置显眼,在岱庙、岱宗坊、中天门、南天门所形成的登山路线上,经常望见它。它既是人间美景的最高峰,又是岱顶“仙境”的屏障。泰山的另一著名佛教建筑普照寺,位于凌汉峰与左、右肩的‘.天外”、.‘全真”两峰所形成的“n"字形山谷中,显得沉稳、安祥、淡泊、幽远,并且寺院顺应山势,拾级而上,大多数庭院地势较高而院墙低矮,这就将“寺后千寻碧峰,’(诗僧溪林吟咏普照寺的诗句)和寺周边的“鸟语溪声”“山光云影”巧妙地借到寺庙中来,使之成为赏心悦目的寺庙园林环境,增强了对古今香客、游客的吸引力。也是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的极好范例。 建筑艺术要很好地处理以上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比例、均衡、对称、对比、韵律等美的法则创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 三、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坚固、实用、美观三位一体。建筑满足人们的居住、活动的实用需要,必须体现出实用性和坚固性,同时还要体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因为,求美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原始人的建筑上就已有刻画的形象。只有具备了这三者的统一,才能称得上是建筑艺术。因此,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家维特鲁威就将实用、坚固、美观作为建筑的三要素明确提了出来。一个结构完美、装饰华丽的建筑模型,尽管很美,但因为没有实用性,只能是模型,不是建筑艺术。优秀的建筑总是在极力追求着以上三者的完美统一。住宅建筑在坚固、实用的同时,努力追求着亲切、安宁、舒适;公园、园林等游乐场所的建筑尽可能清新、自然、雅致、活 泼;纪念性建筑力求崇高、庄严、肃穆。我国隋朝的赵州安济桥,明清的故宫、天坛,新中国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都很好地体现了建筑艺术的这一特性。 (二)力求巨大的形体与审美意蕴的统一。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宏伟建筑主要是宗教性、纪念性等公共建筑。这些建筑投资大、工时长、用料讲究、设计用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往往体现着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德国的科隆主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印度的泰姬墓,泰国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寺,中国的许多宫殿寺庙等都体现着形体与审美的统一。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原高146.4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230.6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重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
塔身斜度呈51度52秒,表面原有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现已剥落。这样一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蓝色天空为背景,高高屹立于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显得雄伟、庄严、肃穆、恒久。它充分显示了王权的神圣和法老的永世长存。中国古代严整、辉煌的宫殿建筑是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紧密相联的。而欧洲天主教的教堂之所以体态硕大、尖顶直上、内厅狭窄而高耸,这是与基督教抛却尘世、阪依上帝的教义相符的。马克思曾说,天主教堂“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惊。……这些庞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气的体量物质地影响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点”f}l (三)建筑形式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如上所言,历史上宏伟的建筑杰作往往是在特定的审美观念促使下创建的。西汉初,刘邦做皇帝不久,见大兴土木修未央宫而动怒,承相萧何劝道:“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然而,时过境迁,创建这些建筑时要寄寓的那些审美观念,特别是年轻人已很少知晓,而建筑艺术形式本身具有的独立的审美价值却相对更加突显。中国古代大底座、大屋顶的“山”形建筑稳固、庄严、雄伟、浑厚、大气磅礴,而整个建筑群纵横开阖、高低变化、错落有致本身就是一首“凝固的音乐”。 建筑艺术形式的独立的审美价值从何而来呢?当然来自其艺术形象。可能有人会问:有脱离观念、内容的独立的形式美吗?这要从艺术的本质和建筑艺术的特征来分析。英国文艺理论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Uel。任何艺术被创作时都是有特定意味的审美形式,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读者、观众所感受到的意味一定有所变化,而建筑艺术本来就是一种抽象的象征艺术,它主要通过空间组合、形体构造、色彩运用等艺术语言来酿造一种抽象、宽泛的意境和氛围。不同的读者所看重的自不会完全一样,时代发展后,其最初的意蕴往往褪掉了,建筑形式的美却是恒久不变的,仍然熠熠生辉。 四、建筑艺术的鉴赏要求 建筑艺术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形式,体积巨大,并常常与文学、雕塑、绘画紧密结合,带有很大的综合性的造型艺术。它与同是造型艺术的绘画、雕塑不同,绘画只存在于二维空间,雕塑虽然属于三维空间艺术,但是观众在欣赏雕塑时也是面对面地观赏,而建筑艺术的鉴赏,鉴赏者既可远眺,亦可近观;既可从正面看,也可从侧面、上面看;既可从外部观赏,也可置身其间体味。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即是说,欣赏建筑艺术,首先要注意选择鉴赏的角度。一般说来,对于水平形式展开的建筑形象和组群建筑,适宜于从一定的高度和距离俯瞰,进行整体观赏,而对于单体建筑和竖线条纵向延伸的建筑形象,适宜于近距离仰观。当然,要想获 得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还应当注意在多种情况下、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观赏,因为同一处建筑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状况下,甚至在一天的不同时分,由于光线、背景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简要说来,鉴赏建筑 艺术,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整体感受与细部品味。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受木质材料的限制,多呈现为水平方向展开的建筑群。其单体建筑相对西方建筑较小,但当按照对称、均衡等规律组合布置以后,整个建筑群却能够显示出非凡的气韵。例如北京故宫,山东岱庙、孔庙等建筑。它们均按照均衡对称的原则进行布局,中心突出,轴线贯穿。最重要的建筑—太和殿、天脱殿、大成殿都处于各自建筑群的中心,其余建筑都按照严整的序列向前后、左右排列。整个建筑群呈“山”字型。最重要的建筑的形体、高度、规格都超过其他建筑,起着统辖全局的作用,其余建筑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以主要建筑为中心,形成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体。对于此类的建筑群的鉴赏,最好选择一定的高度作整体性俯视观赏,或置身建筑群中,在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运动变化中,不断变换视角,体验整个建筑群的节奏和韵律感。这种着眼全局的整体观赏方法同样适宜于西方建筑的观赏。同时鉴赏建筑艺术时还应当注意进行细部品味,如对中国古代建筑雕梁画栋、飞枪斗拱、楹联匾额、壁画碑刻等建筑组成,就应当进行仔细的观赏、细细的品味,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否则,如果只注意整体而忽略了细部,总有图圈吞枣之感。 (二)身临其境与超然物外。由于建筑是一种实用的三维空间艺术,因此对它的鉴赏就有别于绘画、雕塑,鉴赏者不仅可从建筑艺术的外部鉴赏,而且可以进人其内部鉴赏。置身其境,通过内部空间的结构方式、空间大小、空间的分割与联系,以及内部装饰等与主体生存活动的适应性关系,即在它的实用价值上体味其美感。如家庭住宅的空间与联结便于人的日常起居,商业大厅的宽广空间适合众人进行商贸活动,教堂庙宇的空间结构与内部装饰应利于激发人们的宗教热情,便于进行祈祷和祭祀等。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满足于主体的特定实用要求,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心理上的需求,从而给人以特定的审美感受。这种源于实用性关系即善的美,欣赏主体非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是无法获得的。 对建筑艺术的鉴赏,鉴赏者在身临其境、置身其间,感受建筑艺术的实用(善)的美,体味其形体、色彩等现实美的同时,不应止于眼前的物质实体,还要能够“超然物外”,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能力,以眼前的建筑形象为媒介,进行更丰富的审美对话。因为任何建筑艺术都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它在创造了实用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具有一定意味的感性形式。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建筑艺术作品也可以从外到内分为“言一像一意”三个审美层面,每个层面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不同的鉴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不同,所能感受到的审美层面也不相同。一般观众,可能更注重建筑艺术实用美和形体、色彩等物质实体层面所呈现的美,水平较高的观众当然也能从物质实体层面感受到美,但他不仅仅局限于这种物质实体的美,而是努力寻求更高层次、更普遍、更永恒的美,求得物质与精神、现实与历史、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由于社会、历史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审 美主体,面对同一建筑形象所发现的审美意蕴也不尽相同,项羽面对阿房宫联想到的是秦统治的残暴、奢侈,而今天的观众面对北京故宫、埃及金字塔,想得必然更广阔、更悠远,也必然能够获得比古人更丰富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