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站内搜索
>首页 -> 建筑艺术

TOP

建筑理论与实践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10-04-28 16:22:27 | 作者: | 来源: | 浏览:532次 ]
  创作出传世佳曲,而所谓天才建筑师多是比喻层面的,至少到此刻尚未现身一位示范的活例。建筑设计所表达的多是建筑师对人类生活质态与具体的社会情境之理析,因而是以知识性的探索为基点的。艺术理论对关注自身存在的艺术家之创作似无实质性影响,主要是批评家与受众对作品之解释。而且,艺术家从个人的创作实践中储蓄的体验也是建筑师难于比肩的。如画家一生可有过万件作品,对其兴趣所在可以随意在画板上全无顾忌地天马行空,此种纯粹的率性张扬确令建筑师垂涎。建筑设计却非全然是建筑师的个人私事,尚需他人或社会的举手表决。而且,建筑作品从来就不是建筑师个人情感的表现,石头的史书、历史的角注、民族的精神意向、时代精神的表征、博大精深的传统再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国家强盛的标志、雄厚资本的告示、城市的象征、城邦的骄傲、文化的符号、文明的载体最高指示。不难理解,我们不乏世界一流的画家、作曲家、演奏家宏大叙事。 
      职业建筑师首先是受托于业主的代理人,其工作理应满足他人之需,建筑师的一只手多半要受命于他者。福柯曾指明,建筑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其实多是委托人的意志而与建筑师无涉在此层面,建筑师的角色颇似御用文人。然而,建筑体在构形层面的形式之意味却属建筑师的职业特权,也无关业主的鉴赏水平或甲方暴力或长官意志。沿用文人的类比,委托人有权指定文章的内容与意义,却无能垄断叙事的方式:叙事技巧与修辞手法恰是御用文人的看家本领,这才是所谓的恒在魅力。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原则上不允许在其作品中残存实验的品相,也就是说,建筑师理当有充足的论据缜密地论证其设计存在的合理性与惟一性,此种论证时常对方案之存废具决定性影响。建筑师尚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方案设计,此一方案理论上讲应是建筑师当下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如若建筑师自认无力提供圆满解答,依其职业操守理应辞谢委托,请业主再寻高手。建筑师的职业特征迫使其必须尽快提升设计水准,而图板上的操练并不足以使建筑师走向圆熟,建筑师尚须在完成品中体验个中滋味。因而,设计水准的提升是一次极其艰难的历险,不仅是时间的磨砺、经验的渐厚、知识的滋养、机缘的把握,尚需一类才智的畅达。此种才智绝非天降之异能,而是介乎个体信仰与经验之间的直觉。由此而论,思是建筑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建筑师的职业基质圈定了其思考必定要指涉未来:方案设计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作品之建成又是几年乃至几十年之后的事,作品之存世更是几十年至几百年的悠悠岁月。质言之,建筑师的作品先在地服务于甚至规限了未来生活的形态,其强悍的物性特质既要抵御时间的侵蚀亦需溶解人类精神的嬗变,故而建筑师之思必须侵入未来之维。而当所谓历史必然性或规律被扫入历史垃圾,谁又能言说未来?如何基于此在猜度未来之无穷幻像?惟有托付信仰,磨砺智性的直觉。正是在此维度,格罗皮乌斯才说:真正的建筑师之思想接近于哲学家与诗人。也就是说,建筑师的设计既要回应当下社会的现实需要,亦需直面人类社会本真的价值层面的困扰,现世与恒在是建筑师无可回避的双向挑战。说得尖锐点儿,建筑艺术原本就不是满足群居人现世的生活之需,而是提升在世人的生存品质。建筑艺术与现世生活之间不仅是相适相宜,尚有一层紧张对峙的关系,它要冲击日常习俗的惰性提携世人憧憬完善;进言之,优秀的建筑作品或是内置某种理想的构形,或是弥漫着乌托邦式的轻盈的气息,或是与既存情境有种伸缩自由的距离感。能够体味个中蕴藏的悖论,静听灵域之颤音,方能瞄准跃入恒在之维的踏板。建筑师是需要时间反复筛洗与锤炼的。大而言之,建筑师手握的鸭嘴笔决定着几亿乃至几十亿的人民币以何种品相示众:毛票还是巨头?美女或野兽?建筑艺术既是权者的游戏亦是最霸道的艺术,其天赋的公共性与恒在性的双重特质迫使建筑师承负着过于巨大的责任与荣耀。然而,中国建筑师既少应享的专业权威也没有艺术家的桂冠,令人惆怅的是不少建筑师自己也将建筑设计简约为工程建造,甚至以匠人自诩,为一些雕虫小技而沾沾自喜。究其根由,或许是由于建筑过早地被贬为形而下之器的实用传统,或许良驹虽有伯乐稀缺。当然,诿过先人与业主终非行家之选,更欠英雄气概。 
     在实践方面,欧美建筑师有先天的优位。不仅有千百年积存的大师作品可观可感,也有机会将一些实验性手法用之于小型私宅设计,甚至是自家房舍,如约翰逊的玻璃屋、盖里自宅等。欧美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多是始于私人住宅设计,既可充分舒展构形思想,亦可操练技巧汲取经验。一些小小的私宅设计所表露的审美意趣往往是大大的思潮与运动的开路先锋。中国当代建筑师从本源上缺失此一类型,不能不说是职业的憾事。第一代建筑师尚有此良机,亦不乏精品留存。不难理解大师们的传世之作何故多是古稀之年的厚积薄发。似乎古稀才是建筑师黄金周的起始:耄耋之年的赖特依旧才情激越出手不凡,现今的约翰逊已近百岁仍执着于摆弄小小的私宅模型,退而不休的贝聿铭大师坚持游走国际要做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年愈七旬的盖里则言必称自己尚年轻、事业才刚开始、路还很长……。真正的大师素怀长存的创作激情、洋溢的思想活力、虔诚的专业精神委实令人唏嘘叹服。
[上一篇]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下一篇]“建筑表意”与建筑艺术的白律和..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招聘精英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