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12-06-07 15:32:08
| 作者: | 来源:
| 浏览:764次 ] |
西泠印社成立百年来,社事多如繁星,难以尽记。兹据《记念刊》、《志稿》及有关资料、实物,择社事之大者,辑为此文。为便检索,以公元纪年为首,有关清朝与民国之年号与甲子,亦并列于后。因系大事记,如春、秋两集之常例及一般小事,本文皆从略。 1904年 光绪三十年 甲辰在印社创立以前,“清光绪间,杭郡文学诸长老探讨六书,研求篆刻,辄会于数峰阁”①,“是数峰阁实为印社发创之地”。 创立西泠印社。“初叶子铭、吴子隐、丁子仁、王子寿祺会集湖滨,慨然有感印学之将湮没也,谋于西泠数峰阁之侧,辟地若干弓,筑茅三两室。风潇雨晦,乐石吉金。唯印是求,即以为社。社因地名,遂曰西泠。”③
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建仰贤亭。“乙巳仲春,印社诸君筑亭于孤山之巅,叶君品三博考志乘,追踪住哲,题额曰‘仰贤’……吴君石潜摹刻丁龙泓先生像嵌诸壁间,以申景仰。”④
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河井仙郎慕名来访,与四位创始人“把晤于印社,以抒积愫,评论印学,迨无虚曰”,并于佛日撰《西泠印社记》①。
1907年 1910年 宣统二年 庚戌 叶铭《广印人传》书成。书前列序四,以山阴吴隐与仁和汪厚昌两篇最早,均作于是年。 造石圆桌并铭。此桌盖为纪念而造,犹勒石以传千古。“石桌周围八尺五寸,边缘厚三寸,刻篆书铭文。”① 社员胡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1908年 1911年 宣统三年 辛亥 扩小盘谷。“清光绪间,湘阴李黼堂构室……,名曰‘小盘谷’,后室圮。宣统三年辛亥,其孙庸,奉父命以地属之社,辟为一区。” 得印泉。“宣统三年辛亥,久雨墙圮,掘地得泉”,①后名印泉。泉上篆书“印泉”二字,系日本籍社员长尾甲所书。 社员金鉴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1909年 1912年 民国元年 壬子 建石交亭。“石交亭,岁壬子建”。① 建山川雨露图书室。“山川雨露图书室,在仰贤亭西,岁壬子建”。① 建斯文。“斯文 ,在山川雨露图书室之旁,岁壬子建。”① 建宝印山房。“宝印山房,在仰贤亭北,岁壬子建。”① 壬子题名刻石。“壬子题名三十三人,隶书。”① 梓《咏西泠印社同人诗》(凡金鉴、胡、吴昌硕、河井仙郎等二十人)。《咏西泠印社同人诗》系集论印绝句,每人七绝一首,各系以传。“按此诗于壬子年付印行世。”① 鲁坚撰《西泠印社记》。其木云:“日本河井仙郎诸君既为同社之友,复于横滨设江上印社。他日五洲同文,东启铁耕之艺,或亦流播欧美,则印林之发轫,美术之扩张,首在吾六桥三竺间矣”①
1910年 1913年 民国二年 癸丑 十周年纪念。据张景星所撰《西泠印社同人录序》:“今年春,复就本社旧址,开兰亭纪念盛会,兼陈列书画精品,扬风雅,中外联欢,会者凡数百人,何其盛欤?盖追溯本社成立之始,已十年于兹矣。”①当时在华的日本长尾甲等亦出席这次盛会。 印社规模完成。据《西泠印社成立启》:“既落于甲辰中夏,复庀于癸丑暮春。中缘仰贤之亭,东傍数峰之阁,北邻梅屿,南接柏堂。”②“共和纪元之二年癸丑,同人以历年经营布置,高可凭临,幽有几席,立社之议,赞扬者众。遂定名西泠印社,修启立约,征集同志。”①当时所立社约,共计十一条,首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他如入社办法、权利与义务等,均有明文,颇属详尽。 推吴昌硕为社长。据《西泠印社成立启》:“社长则交推昌老”。② 胡宗成撰《西泠印社记》。其木云:“汇流穷源,无门户之派见,鉴今索古,开后启之先声。虽一艺之微,猗有已欤。”① 《西泠印社同人录》成。前有张景星所作序文,言称“今年夏,社友叶叶舟复谋梓行《同人录》”,①所记为姓氏、里居、年齿等,附以小传,起于道光,讫于光绪。 浚印泉。据王毓岱《印泉记》:“是泉也,浚于癸丑之岁。”①
1911年 1914年 民国三年 甲寅 吴昌硕撰《西泠印社记》。中云:“社既成,推予为之长。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是则予之私幸耳。”① 张景星撰《西泠印社记》。其末云:“然则是社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西泠诸哲之志者,引其绪而存其真也。则西泠千古,印社亦千古矣。”① 立二十八印人画像石。“三年甲寅,集二十八印人画像勒石,嵌于仰贤亭壁,各像均有题辞或传”。①该画像系丁仁集,由吴昌硕作序。 重建四照阁。“岁甲寅,本社重建,郡人汪承启为文记之。”① 募建隐闲楼。“隐闲楼,一名题襟馆。岁甲寅,上海题襟馆书画会会友……募集书画易资,就社中隙地兴建”。①次年建成。
1912年 1915年 民国四年乙卯 建剔藓亭。据乙卯孟秋朱用宾所撰《剔藓亭记》:“有池一泓,峙亭其西,为读碑之所。厥名剔藓,盖取昌黎《石鼓歌》之义”。① 建遁庵。“岁乙卯秋,山阴吴隐得地构屋,名曰遁庵”。①又在遁庵前建味印亭,今圮。 得潜泉。“潜泉在遁庵后峭壁下,岁乙卯,吴隐命工凿之,得泉名之曰潜。”① 建题襟馆,上海题襟馆书画会集资建题襟馆。“福建郑孝胥题隐闲额,吴昌硕为文记之”。① 印社创始人叶铭等草编成《西泠印社志》初稿。
1913年 1916年 民国五年 丙辰 与盛家争地。清朝遗老盛宣怀借袁世凯之力,以印社部分土地原属盛氏宗祠为由欲讨回,经多方斡旋,盛家同意将地捐赠印社,此事遂得平息。
1914年 1917年 民国六年 丁巳 题两联。印社范围内楹联极多,难以尽录,此两联各具一定意义,特列于此。一为丁巳重九,印社同人敬颂故印人联:“金石长存,人文崇旧;湖山永祀,俎豆常新”;一为吴昌硕题隐闲楼联:“印岂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① 社员钟以敬逝世,享年五十一岁。
1915年 1918年 民国七年 戊午 凿印藏。“岁戊午,同社李息祝发入山,移所储印凿壁庋藏”。①李息,字叔同,后人称弘一法师。 得石奕枰。石奕枰上刻围棋格,有“奕隐遗枰”四字,系仁和高云麟题。 勒岁青岩。“岁戊午,吴隐、吴善庆为其先世岁青公表德,遂以名岩,并撰文记之,吴昌硕篆书勒于岩崖。”① 建临湖石坊。“七年戊午……印社于社北临湖建石坊”。①
1916年 1919年 民国八年 己未 建还朴精庐。“岁己未,吴善庆捐资建。”① 建鉴亭。“鉴亭在还朴精庐西,岁己未,吴善庆捐建,即以父字题之。”①
1917年 1920年 民国九年 庚申 建观乐楼。“观乐楼,岁庚申吴善庆捐资建。”①吴昌硕常住此,后改为吴昌硕纪念室。
1918年 1921年 民国十年 辛酉 辛酉题名刻石。“辛酉题名三十一人,隶书。”① 得闲泉。“岁辛酉,张钧衡来游,见林木阴翳,春夏苦湿,因出资凿之,得泉,导与文泉合。”① 建缶龛。“岁辛酉,就闲泉上峭壁中凿龛庋吴昌硕铜像”。①像系日本雕塑名朝仓文夫所制并赠印社。于十年动乱中毁,1980年日方重塑赠印社。 造丁敬身像。“丁仁得石于九曜山之阴,似人形,命工造丁敬身像,置三老石室旁”。①此像于十年动乱中被毁,今像系1978年重塑。 募赎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汉《三老碑》为浙江重要文物,将外流异邦。后浙人募资赎回,藏于西泠印社。据吴昌硕《汉三老石室记》:“不旬月而事集,以八千金归陈氏而载碑还诸浙……凡捐金赎碑,最六十五人,依汉石例,署名氏于碑阴。”
1919年 1922年 民国十一年 壬戌 建三老石室。“岁壬戌,东汉《三老碑》……浙人捐金赎之,建石室永藏本社。”① 开小龙泓洞。“十一年壬戌……开凿岩洞。秋七月告成,前后湖光呼吸靡间,名曰小龙泓。”① 移贞石亭。“贞石亭初在文泉西,岁壬戌,原址改建三老石室,乃移于观乐楼之东。”① 寿缶庐八十。据诸宗元所撰《缶庐上寿记并诗》:“是岁壬戌,丈之春秋七十有九也……会于壬戌三月十八日,同集者五十余人。”① 铸朱文铜社印。该印系铜质,方二寸二分,卧螭钮,刻九迭文“西泠印社”四字。背款记:“西泠印社成立第十九年,岁次壬戌,制于印铸局,长沙唐源邺、杭州王督铸。” 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逝世,享年五十六岁。
1920年 1923年 民国十二年 癸亥 二十周年纪念。“至癸亥,为本社二十周年,于秋间又开纪念会,罗列金石家书画千余幅于社,张挂四壁,一时文采风流,声闻远播。”⑤ 建鹤庐。“鹤庐在题襟馆后,岁癸亥丁仁捐资建,其下即为通里西湖之门。”① 建阿弥陀经石幢。“十二年癸亥,遁庵左侧建阿弥陀经石幢,释弘一写经,山阴吴熊舍资敬造。”① 建入口半坡石坊。“秋九月,开二十周纪念会……于社之前端山之半坡,标以石坊,藉导游人登山之兴。”①
1921年 1924年 民国十三年 甲子 迁建四照阁及建华严经塔。“岁甲子,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就址建塔。”① 建凉堂。据乙丑年张钧衡所书凉堂匾额:“孤山旧有凉堂,遗址久湮,去年(即甲子)春,筑楼印社,仍其额名。” 为邓石如造像。岁“甲子,泉塘后学丁仁谨造大像一躯立西,永充供养”。
1922年 1927年 民国十六年 丁卯 首任社长吴昌硕逝世,享年八十四岁。其子社员吴涵卒于同年,略早。
1923年 1933年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三十周年纪念。“二十二年癸酉春,举行三十周纪念,各社友将近藏金石家书画陈列展览。”①经历年展拓,社址范围已具相当规模,据民政厅实测,共占地5.678亩(文件第545号)⑤ 社员费龙丁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刻白文玉社印。据《西泠印社三十周纪念刊》,刻印玉质,白文“西泠印社之玺”六字,辟邪钮。有边款:“岁在癸酉清明,印社成立三十年纪念,张志鱼赠玉,王福庵篆,陈燮之刻,丁辅之记”⑤。 印行《西泠印社三十周纪念刊》。由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编,收集印社建立以来文献颇称详备。编者有序,署款为“癸酉重阳后一日叶铭”,可知系纪念会以后编印⑤。 祭故印人及社友。据石刻神位,计已故社友有童叔平等十八人,已故赞助诸公为三十六人。
1924年 1938年 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 社员经亨颐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1925年 1942年 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 社员弘一法师圆寂,享年六十三岁。社员俞序文逝世,享年四十六岁。日本社员长尾甲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1926年 1945年 民国三十四年 乙酉 日本社员河井仙郎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1927年 1946年 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 重修印社。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社务停顿,托叶秋生看管。至抗战胜利后,始逐渐恢复。据叶为铭所书:“三十五年丙戌,日寇退,重修印社。”①
1928年 1947年 民国三十六年 丁亥 丁亥重九补行印社创立四十周年纪念。此会题名共八十人。每人均列姓名、别号、斋馆、年龄、籍贯五项。①
1929年 1948年 民国三十七年 戊子 戊子题名。因已见于丁亥题名者不录,故仅二十人。另附当时已故社员名单,计社友三十八人,赞助诸公四十五人。 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在杭州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1930年 1949年 己丑 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1931年 1950年 庚寅 社员王云逝世,享年八十五岁。社员楼辛壶逝世,享年七十岁。
1932年 1951年 辛卯 社员方节庵逝世,享年三十九岁。社员武钟临逝世,享年六十三岁。 由邵裴子、陈锡均代转王福庵、吴振平二人信函,要求将西泠印社之房屋、土地及所藏文物书画献给人民政府。九月得政府批准同意,房屋、土地交园管会,文物交文管会。
1933年 1952年 壬辰 社员高时显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1934年 1953年 癸巳 社员童大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1935年 1954年 甲午 《西泠印社胜迹留痕》问世。社员韩登安刻,共四十六印。印文刊印社之胜迹,边款记其始末。书前有王福庵序。
1936年 1955年 乙未 第二任社长马衡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社员黄宾虹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1937年 1957年 丁酉 筹备恢复印社。八月间,由省文化局指示韩登安等着手筹备恢复西泠印社。 在观乐楼内设立“吴昌硕纪念室”。主要展品由吴昌硕后人吴东迈捐献。该纪念室轮批陈列吴氏的金石书画及遗物,在国内外影响甚大。 《西泠印社志稿》印行。由王福庵主持,秦康祥、陈智敏等编辑。该书资料详实,是最具权威的有关建国前社史的图书。 日本著名书道家丰道春海、青山杉雨等一行来印社参观访问。此为新中国成立后,来印社访问的最早的日本书道团。
1938年 1958年 戊戌 成立印社筹备委员会。张宗祥任主任委员,潘天寿、陈伯衡为副主任委员,韩登安、沙孟海、诸乐三、阮性山为委员。韩登安兼秘书。 秦康祥等编成《西泠印社志稿》在上海梓行。 设立门市部。1958年1月19日,在山川雨露图书室设门市部。 徐映朴撰《西泠印社记》,前此已有五篇,均见于《西泠印社志稿》。
1939年 1959年 己亥 划归市文化局领导。是年夏,印社由省文化局移交市文化局领导。学术、组织、业务、收藏等诸方面,都得到较快发展。 举办国庆十周年金石书画展。展出的文物珍贵精博,获得广泛赞誉。
1940年 1960年 庚子 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高时丰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1941年 1961年 辛丑 据省人民政府文物保管领导部门宣布,印社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员陈伯衡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1942年 1962年 壬寅 成立印社六十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由张宗祥任主任,潘天寿、傅抱石、王个等为委员。 社员张鲁庵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张鲁庵家属叶宝琴遵张先生遗愿,将珍藏印谱三百余部、印章一千五百余方捐献给印社,印社辟“望云草堂”(张先生斋名)珍藏。 社员高络园将其珍藏的古铜印五百方并古砖数百块赠予印社。这批印是高氏所著《乐只室古玺印存》的原印。 社员葛书征捐赠明清名家刻印四十三方给印社。这批印系葛氏所辑《传朴堂藏印菁华》的珍品。
1943年 1963年 癸卯 召开六十周年纪念会。除一般纪念活动外,还进行了以“篆刻史上的几个问题”和“西泠八家的艺术特点”为题的学术讨论。部分有关领导与文化界著名人士为大会题诗、题字,对印社备极赞扬。 举办庆祝六十周年展览会。这是迄今为止印社规模最大的一次金石书画展览会,共分三大展览厅:一为历代金石家书画篆刻;二为捐献品;三为现代金石书画,以社员作品为主。参观者络绎不绝。 选举产生印社首届理事会。张宗祥为社长,潘天寿、傅抱石、王个、许钦文等为副社长。 社员葛昌楹逝世,享年七十二岁。社员谢磊明逝世,享年八十岁。社员吴东迈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1944年 1964年 甲辰 《西泠四家印谱》出版。由潘天寿题签,张宗祥题扉。 全面恢复春秋雅集活动。 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遗存的自用印三百五十六方以及其他遗物由其家属赠予印社珍藏。
1945年 1965年 乙巳 自“印藏”壁龛中取出早期社员李叔同祝发前的用印九十三方,移文物库房珍藏。 举办吴昌硕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书画篆刻展览。 八月十六日,第三任社长张宗祥逝逝,享年八十四岁。九月二十九日,副社长傅抱石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1946年 1966年 丙午 “文革”开始,社址中丁敬、邓石如、吴昌硕三座造像及后山石坊遭毁。其它社藏文物及刻石因积极采取保护措施而未损。 社员吴朴逝世,享年四十五岁。社员童雪鸿逝世,享年五十八岁。
1947年 1967年 丁未 社员马一浮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1948年 1968年 戊申 社员吴湖帆逝世,享年七十五岁。社员邵裴子逝世,享年八十五岁。社员秦康祥逝世,享年五十五岁。社员罗叔子逝世,享年五十岁。社员高络园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1949年 1969年 己酉 社员马公愚逝世,享年七十六岁。社员唐醉石逝世,享年八十四岁。
1950年 1970年 庚戌 社员陈半丁逝世,享年九十五岁。社员钟毓龙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1951年 1971年 辛亥 副社长潘天寿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社员丰子恺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社员来楚生逝世,享年七十二岁。社员沈尹默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1952年 1972年 壬子 1971年至1972年春,由杭州市城市维护费直接拨款整修印社全部建筑
1953年 1973年 癸丑 由日本书道联盟常务理事、日本书道艺术院理事长香川云峰率领的日本书道代表团访问印社。团员有:青山杉雨、饭岛春敬、金子鸥亭、村上三岛等著名书法家。 恢复金石书画出版工作。
1954年 1974年 甲寅 社员阮性山逝世,享年八十四岁。社员朱晖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1973年底至1974年九月,印社自筹资金,由著名建筑师、印社社员吴寅设计,修建了宝印山房至仰贤亭一带的回廊筹建筑。
1955年 1975年 乙卯 社员丰子恺逝世,享年七十八岁。社员来楚生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1956年 1976年 丙辰 “文革”结束。社址各刻石剥去保护层,向游客重露真面目。 总干事韩登安逝世,享年七十二岁。高时敷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1957年 1977年 丁巳 整修社址。复建宝印山房,辟为孤山外宾门市部。
1958年 1978年 戊午 国家出版局批准印社为出版单位。 吴昌硕铜像,邓石如、丁敬石像重建落成。 印社组织部分社员及省市篆刻家创作出版《革命胜迹印谱》。七月十日,叶剑英副主席为该印谱题名。 柏堂前久已填埋的池塘小方壶开挖疏浚,题名莲池。
1959年 1979年 己未 《西泠艺丛》创刊。该刊以篆刻为主,兼收书法、绘画作品及论文,古今并蓄,古为今用,是一本研究和繁荣金石书画创作的综合性刊物。 再版《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四家印谱》于1964年出版后,受到印学界的欢迎,但因是选印本,故于再版时,增加了一百多方印章。 召开纪念七十五周年社员大会(12月8日)。出席社员五十人(其中老社员十八人,新社员三十二人)。大会讨论了社章修改草案,进行了学术报告会与王个捐献授奖仪式。共收到社员作品一百五十件。 大会选举沙孟海为社长,赵朴初为名誉社长,王个、方介堪、启功、诸乐三、钱君、程十发等为副社长。选举产生二届理事会,计理事二十一人。通过新社章及制订出印社五年工作规划。 王个向印社捐献吴昌硕及明清大家书画三十件。 举行吴昌硕诞生一百三十五周年画展。 编辑出版《西泠印社藏印选》、《西泠印社藏铜印选》、《西泠胜迹留痕》等手拓本。 社员吴振平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1960年 1980年 庚申 召开理事会(11月4日)。通过吸收十五名新社员。 11月7日,以日本《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先生为团长,以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村上三岛先生等为团员的“吴昌硕胸像赠呈访中团”,专程来杭举行铜像赠呈仪式,与正参加印社理事会的各理事举行座谈交流,并赴超山拜谒吴昌硕墓。 社员陆维昭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1961年 1981年 辛酉 赴日本岐阜举办“西泠印社吴昌硕书画展”。2月14日,郭仲选、吕国璋等五人组成杭州市文化交流代表团,访问日本岐阜市,并在岐阜市举办“西泠印社吴昌硕书画展”,展出吴昌硕作品八十件。展出期间,还举行了吴昌硕艺术介绍会。青山杉雨先生等前来会见。这次展览,在日本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吸收日本金石书画家梅舒适与小林斗庵为名誉社员。 以日本著名书法家饭岛春敬为团长的日本书法家代表团来印社访问。 以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为团长的“江南文化考察友好访中团”来印社访问。
1962年 1982年 壬戊 社员罗福颐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4月6日至18日,举行《韩登安、阮性山遗作展》。 4月,组织在杭州社员和书画家去富春江、新安江写生、访问。 10月,召开理事会,研究筹备1983年印社八十周年社庆。通过吸收新社员九人。 为庆祝印社成立八十周年,大规模整修社址。 《西泠四家印谱》第三版出版。由沙孟海题签,王个题扉。 以青山杉雨、上条信山为正副团长的“日本谦慎书道会江浙学术考察团”来印社访问。
1963年 1983年 癸亥 社址整修全面完成,焕然一新。重建后山石坊。 社员李苦禅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召开印社建社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与会的社员和来宾以及日本、香港的友好人士共有二百余人。大会收到论文三十余篇,举行了学术讨论和书画篆刻交流会。举办了印社藏品展、社员作品展,社史资料、创始人事迹、印学史资料、印社国际交流等陈列。大会盛况空前。 社员林乾良撰第七篇《西泠印社志》,由姜东舒楷写于绢上赠印社珍藏。 1982年初至1983年十月,杭州市政府拨款并印社自筹资金共十五万元,请著名古建筑专家、印社社员陈从周设计,对印社景点全面修整,并立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石牌。
1964年 1984年 甲子 举行吴昌硕诞生一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召开研究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的学术报告会、 书画交流会,出纪念邮票,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吴昌硕作品展。各地社员及海内外来宾一百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规模为全国纪念活动之最。 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大型画册《吴昌硕作品集》(上册绘画、下册书法篆刻)。 编辑八十周年论文集《印学论丛》(1987年印成发行)。 副社长诸乐三逝世,享年八十三岁。社员余任天逝世,享年七十八岁。社员陈巨来逝世,享年八十岁。社员郭绍虞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1965年 1985年 乙丑 6月,《西泠艺报》创刊,社长沙孟海题写报名。各地著名书画家题词祝贺。 11月,吕国璋、丁茂鲁应邀赴日本香川举办展览、讲学时,代表印社祭扫长尾甲先生墓,并会见其后人。失去了五十八年音讯的关系重又恢复。
1966年 1986年 丙寅 举办“西泠印社社藏建国后故世社员、书画家作品展”。展出四十位名家的近九十件书画作品。 日本著名书家青山杉雨先生接受提议,亲来印社邀请印社赴日本举办《西泠印社展》。 社员邹梦禅四月十七日病逝,享年八十二岁。社员周昌谷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发起并举办“西泠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 八月十一日,“中日友好福井书法作品展”在孤山社址揭幕。展出福井县书法家作品九十九幅。福井市市长大武幸夫率访中团专程来杭出席开幕式。 九月三十日,“沙孟海、沙更世父子书画展”在杭揭幕。其中展出沙孟海书法作品七十余件,印谱二册,手抄文稿一册。
1967年 1987年 丁卯 副社长王个九十寿书画展在杭揭幕。展出王个近年来新作一百二十件。 社员戚叔玉向印社捐献潍县陈斋(介祺)汇辑的《十钟山房印举》十八函一百八十二册。 由日本《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和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率领的日本书法访中团,来印社访问与交流。 由印社与日本国日中书法交流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日书法学术交流会”,于8月15日在杭举行。出席的日本书法、理论界人员有二十八人。日方主讲者为梅舒适、杉村邦彦、鱼住和晃等。沙孟海社长亲自主持。印社主讲者为沙孟海、刘江、陈振濂。 副社长方介堪于8月25日在温州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11月13,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获奖、入选作品展”在杭州举行开幕式,同时举行授奖仪式。这次评展共征得印稿二千三百十八件,印章逾二万方。作者遍及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经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初评、复评,最后有二百五十名作者入选,其中五十名获优秀奖。印社据此编辑出版了《评展作品集》。 为纪念印社四位创始人(丁辅之、王福庵、叶品三、吴石潜)而设立的遗迹陈列室,11月13日在孤山社址题襟馆正式对外开放。 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的孙女丁望如、丁如留女士,向印社捐献丁辅之生前用印七十三方。 11月20日,“日本篆刻家作品联展”在孤山社址举行。以印社名誉理事小林斗庵为团长的四十多位日本篆刻家,专程来杭出席开幕式。 9月22日,举行印社向名誉社员(日本)授证书仪式。 经理事会讨论同意,吸收日本著名书法家今井凌雪为印社名誉社员。 青山杉雨先生再次来印社了解“西泠印社展”藏品及筹备情况。
1968年 1988年 戊辰 经青山杉雨先生倡议,由日本国《读卖新闻》社和本社联合举办的“西泠印社展”,经过二年筹备,于2月26日在东京、大阪、岐阜三地举行开幕式。印社应邀分别组织东京、大阪展二代表团赴当地出席开幕式,并进行交流访问。日方出席开幕式的有东京《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日本艺术院院长有光次郎和青山杉雨,以及大阪的村上三岛、杉冈华村、今井凌雪等日本各界人士。日本书坛泰斗西川宁先生亲来参观。该展展出社史资料及藏品一百二十八件。展出盛况空前,轰动日本。 11月10日至13日,举行建社八十五周年庆祝活动。七十九位社员以及海内外来宾共二百余人,在孤山社址举行纪念大会。大会收到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进行了交流。还举办了国际篆刻书画邀请展,展出二百三十件篆刻书画作品。 大会选举沙孟海继任社长。同时,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 社址增添了新的景观:一是沙孟海撰书篆额的石碑“西泠印社八十五周年碑记”;一是社员题名刻石,上刻一百三十四名社员的题名手迹。 立社员题名刻石,共刻在世社员一百三十四人的签名。刻石为一长形方石柱,上雕狮钮,形如一方长大的石章。 7月12,高石农逝世。 副社长王个于12月18日在上海逝世,享年九十二岁。社员章建平于12月31日逝世。社员顿立夫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8月29日,台湾著名篆刻家王北岳来社访问。
1969年 1989年 己巳 根据部分印社的提议,本社于4月14日至17日,在杭州召开全国部分印社联席会议,倡议举办“全国印社篆刻联展”。 11月8日至16日,本社和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书画作品展”,以纪念吴让之诞辰一百九十周年,赵之谦诞辰一百六十周年,吴昌硕诞辰一百四十五周年。 为纪念赵之谦诞辰一百六十周年,本社与桐乡君艺术院等单位联合举行学术讨论会,浙江、上海、河北等地的五十多位学者和书画篆刻家出席了会议。 名誉社员、日本岐阜市市长莳田浩来印社访问。 为纪念吴昌硕与日本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日本天溪会向印社赠“结友百年铭志碑”。赠碑仪式于11月16日上午在吴昌硕纪念室举行。日本天溪会主事南鹤溪女士率团出席仪式。 已故社员葛昌楹的夫人冯梦苏女士,将珍藏多年的葛先生生前用印十方(其中吴昌硕刻田黄石章八方,钟以敬、叶潞渊各刻青田章一方),及《邓印存真》二册,捐献给印社。3月17日,印社在孤山社址举行捐献仪式。 社员冯健吴于2月6日逝世,终年七十九岁。社员任小田于2月20日逝世,享年八十六岁。社员柴子英于11月2日逝世,享年七十九岁。社员朱复戡于11月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九十岁。 4月,《西泠艺丛》从总第19期开始改版为16开本,仍为篆刻书画丛刊,由金鉴才任主编。
1970年 1990年 庚午 2月15日,由本社主办,北京、南京、终南等十二家印社协办的“全国印社篆刻联展”在杭州开幕,展出全国一百二十二家印社的一百六十六件印屏。之后该展依次到南京、武汉、西安、郑州、沧州、德州、呼和浩特、沈阳、天津、北京等地巡回展出。 6月5日,由浙江省对外友协、本社和日本福井日中友协共同举办的“浙江福井友好书道花道交流展”,在印社展厅展出。福井县知县栗田幸雄率团出席开幕式。 9月,刘江、吕国璋、丁茂鲁等赴东京时,代表印社寻访并祭扫日本高芙蓉、河井仙郎墓,同时祭扫日下部鸣鹤先生墓。 社员戚叔玉逝世,享年七十九岁。社员刘伯年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1971年 1991年 辛未 印社与日本北九州祭典运营委员会举办的“中日友好书法花道联展”,于3月22日在杭州展出,共展出书法篆刻作品六十四件。 本社早期社友武曾保的画展4月4日至10日在杭州举行,展出作品七十余件。 5月4日,印社为八十岁以上的在杭老社员沙孟海、吴寅、商向前、吴少淳、陆抑非、陈左夫举行祝寿会。 本社“第二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开幕式暨授奖仪式,于11月20日在杭州孤山社址举行。印社社员和书法界同仁三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并有《评展作品集》出版。 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揭幕式,于8月20日在杭州孤山社址举行。日本天溪会会员一百二十七人参加了仪式。日本鸣鹤流第四代传人南鹤溪女士书法展同时开幕。 由杭州市对外友协、本社、日本书人会合办的“中日友好书画篆刻展”在杭州开幕。 为支援灾区人民抗洪救灾,印社两次组织在杭社员及书画家赈灾书画义买,并向灾区捐款。 日本公明党友好访中团一行七人,由石田委员长和坂井副委员长率领,于10月11日来印社参观访问。 印社编辑出版的《印学史》、《陈洪绶作品集》、《钱君论艺》获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铜奖。 印社顾问曹漫之,于7月26日在上海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中日友好书法联展”3月在杭州展出后,于12月7日在日本北九洲美术馆开幕,以副社长郭仲选为团长的六人代表团应邀赴日出席开幕式,并进行一周的访问。
1972年 1992年 壬申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本社与日本朝日文化中心联办的“中日友好‘兰亭’色纸、书道、花道、茶道联展”,于3月20日在印社展览厅展出。日方组织二百七十四人访华团,专程来杭出席开幕式。联展作品以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为内容,共展出一百一十件作品,中日双方各半。 为纪念本社已故社长张宗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浙江省文化厅和本社等单位,在杭州举行多项纪念活动。4月2日,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张宗祥先生遗作展览”,展出张宗祥书画作品四十余作。 4月26日,“沙孟海书学院”在其家乡鄞县成立,并举行揭幕庆典,海内外二百余名书法界及当地各界人士出席了盛会。书学院陈列了沙老捐赠的几十幅书法精品,还有图书、实物近百种。 8月20日,本社与日本山紫社在杭州举行“中日友好篆刻联展”和“芹田骑郎剪纸展”,展出篆刻作品一百件。专程来杭的篆刻联展访华团一百三十余人,与杭州的文化界人士一起出席了开幕式。 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暨杭州市与福井市缔结友好城市三周年,日本福井市日中友协于8月7日至16日在福井市举办“中国友好节”。期间日方与杭州市对外友协、本社共同举办“日中书道交流作品展”。印社理事蒋北耿应邀赴日出席开幕式,并进行友好访问。 应日本枥木县书道连盟会的邀请,印社理事金鉴才等一行三人,于10月16日至21日出访日本,与枥木县书道连盟会进行篆刻书法交流。 社员费新我于5月5日逝逝,享年九十岁。社员李震坚于10月18日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社员张振维于12月12日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社长沙孟海于10月10日在杭州逝世,享年九十三岁。10月15日,向沙孟海遗体告别仪式在杭举行,省、市各界近千人出席悼念仪式。中央、省、市各界以及日本《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著名书家青山杉雨、村上三岛等纷纷发来唁电、唁词、唁联、表示沉痛哀悼。《西泠艺报》、《西泠艺丛》出专版、专刊,介绍先生的艺术业迹。 11月17日至19日,本社1992年度理事会在浙江富阳召开,研究和讨论了印社九十周年社庆筹备工作计划。并讨论吸收社员十八人。聘请日本青山杉雨先生为印社名誉顾问。
1973年 1993年 癸酉 印社名誉顾问、日本艺术院会员青山杉雨于2月13在东京逝世,享年八十一岁。印社发出唁函。派刘江副社长参加追悼会。 社员徐无闻于6月20日逝世,享年六十三岁。 河井仙郎《西泠印社记》刻石于8月29日在印社举行揭幕仪式。专程从日本前来的印社名誉社员谷村熹斋率团六十余人参加了这一仪式,国内来宾近三百人也出席了这一仪式,盛况热烈。 西泠印社九十周年庆典于10月20日在杭举行,海内外社员和来宾五百余人出席了这一庆典活动。23日闭幕的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当选为第五任社长。 印社理事唐云于10月7日逝世,终年八十四岁。印社顾问陆俨少于10月23日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1974年 1994年 甲戌 社员吴少淳于1月7日逝世,享年九十四岁。理事叶潞渊于2月20日逝世,享年八十八岁。首任社长吴昌硕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9月14日在杭举行,展出吴氏的书画、篆刻精品三百余件,并召开学术论文报告会。
1975年 1995年 乙亥 “西泠印社篆刻展”于九月八日在香港大会堂开幕。 社员李伏雨于8月3日逝世,享年七十二岁。顾问谭建丞逝世,享年九十八岁。 社员计安康于9月28日逝世,享年五十二岁。社员叶浅予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西泠印社第三届篆刻评展于11月10日揭幕。这次评展从海内外两千多人中评出优秀奖五十人,另有边款奖七人,短文奖十六名。连续三届的评展,对推进艺术繁荣、扶植新人很有作用,颇受海内外的重视。 “韩登安作品展”在杭揭幕,《韩登安印存》首发式同时举行。韩登安曾任西泠印社总干事多年,颇有贡献。
1976年 1996年 丙子 顾问朱岂瞻于4月20日逝世,享年一百四岁。 西泠印社组织在杭社员三十余人冒着酷暑向富阳灾区献爱心,创作书画举行义卖。 社员王京于9月14日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西泠印社印学座谈会于11月下旬在萧山举行,交流研讨了十八篇论文。 副社长王个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在南通举行,同时还有他的遗作展以及石刻像碑揭幕仪式。
1977年 1997年 丁丑 《西泠印社藏近代篆刻名家印章选拓初、二集》出版,共收四十名家。原拓印谱的出版,已有多年未见,甚受印学界重视。 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西泠印社藏品展”于3月15日起在深圳、珠海等地揭幕。同时,《西泠印社社员百印图》以及原印也一并展出。社长赵朴初、副社长启功分别为“百印图”题名。九十二岁高龄的钱君副社长所刻“回来了”也在其中。 社长张宗祥诞辰一百十五周年及副社长潘天寿诞辰一百周年的系列活动,分别在海宁、杭州、北京等地展开。 喜迎香港回归祖国,“西泠印社藏品展”在杭揭幕。展出的金石书画百余件,均为镇社之宝。 顾问谢稚柳于6月1日逝世,终年八十八岁。顾问陆抑非6月24日逝世,享年九十岁。 印社与《中国书画报》社等共同发起的全国篆刻发展战略研讨会于7月26日在河北三河召开。 沙孟海社长逝世五周年纪念会及97年沙孟海书学研讨会于10月上旬在杭举行,同时还有“纪念沙孟海作品展”在浙江博物馆揭幕。
1978年 1998年 戊寅 理事商向前于5月26日逝世,享年九十岁。 副社长钱君于8月2日逝世,享年九十三岁。社员沈柔坚于9月10日逝世,享年九十九岁。社员顾廷龙于8月22日逝世,享年九十五岁。 “西泠印社首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评选工作结束,共选出西泠印社奖十名,优秀奖四十四人。 西泠印社九十五周年庆典于10月19举行,同时举行“西泠印社九十五华诞纪念展”、第十次社员大会。通过了经过修正的《西泠印社章程》,产生了由四十一位理事组成的第六届理事会。
1979年 1999年 己卯 本社举办“第四届篆刻评展”创作辅导班,于5月6月各办一期,共收学员百余名。8月16日评出优秀奖五十件、边款奖七件、入展作品二百零一件,并有《作品集》出版。 对“上海西泠印社”有关三个印泥商标品牌的无理指责,奋起反击。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印学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在西泠印社旁建立,与印社建筑以回廊相连。9月26日,举行了揭幕及开馆典礼。 为庆祝中华人民工和国国庆五十周年,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展于十月十日开幕。共展出作品一百三十八幅。其中,一幅由多人合作的长五十米的画卷《国寿无疆图》,为印社创建以来最大的巨制。 社员吴寅于11月7日逝世,享年九十九岁。 理事杨鲁安将所珍藏的各类文物二百余件捐赠印社,其中有历代玺印、铜镜、钱币、砖瓦、印谱等。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西泠印社社员百印集》由本社梓行。
1980年 2000年 庚辰 社员陈从周于3月15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西泠印社社员百印展”于4月13日在澳门揭幕。 社长赵朴初于5月2111日逝世,享年九十三岁。 中国印学博物馆九、十月间举办了“日本篆刻界捐献文物特展”。社员小林斗庵、菅原石庐等组团前来参观。 社员赖少其于11月28逝世,享年八十五岁。社员张令杭于11月29日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1981年 2001年 辛己 社员潘主兰于2月20日逝世,享年九十三岁。理事陈大羽于6月1日逝世,享年九十岁。社员傅嘉仪于6月28逝世,享年五十七岁。社员周哲文于8月21日逝世,享年八十六岁。副社长方去疾于2月2日逝世,享年八十岁。社员汪新士于11月19日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印社孤山社址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印社组织百位社员刻成《西湖胜景百印集》,并于西湖博览会期间在西湖美术馆展出。 印社社员为嘉善西塘古镇刻成《西塘景观百印集》。 印社主办之首届“国际青少年篆刻书画大奖赛”于11月17日在杭州揭幕。
1982年 2002年 壬午 “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12月28在浙江展览馆隆重举行,共展出作品五百余件。其中,西泠印社奖十件、优秀作品四十件。 10月13日的理事会上,选举启功为社长,陈振濂、王玉明为副社长。 据市府文件,西泠印社及所属中国印学博物馆从杭州市文化局移归市委宣传部管理,新组建的社务委员会为日常事务管理机构。 从1985年创办的《西泠艺报》,根据国家有关内部报刊管理规定改刊为《西泠通讯》。 社员金意庵于2月7日逝世,享年九十岁。社员亚明于2月19日逝世,享年七十八岁。顾问马国权于4月17日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印社与浙江生活上书协、浙江省博物馆以及日本日中书法展实行委员会联合举办“吴昌硕、沙孟海、青山杉雨作品展”。
主要参考文献: ①《西泠印社志稿》; ②《西泠印社成立启》; ③《西泠印社记》(胡宗成); ④《仰贤亭记》(丁立中); ⑤《西泠印社三十周年纪念刊》; ⑥《西泠艺报》; ⑦《西泠通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