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今年春拍,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专场“逸翠凝芳——日本所藏重要宋代官窑青瓷及古画”,整个专场只有两件拍品,其中的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最为引人注目,此件拍品最终以6753万港元成交,创下宋瓷的拍卖新纪录。近十年来,龙泉青瓷的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很大的原因在于国内的大部分买家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在元、明、清三代瓷器上。据了解,近两年艺术收藏品在国内的不断升温,江浙地区的收藏人士在热衷于景德镇窑所烧制的产品外,对于龙泉瓷也是温中见涨,通过拍卖这一市场反馈,看到可喜的一面。
龙泉青瓷名声大噪始于北宋后期,发展到当代,历经了宋元时期的辉煌和明初的下滑。时至今日,龙泉青瓷仍保留其优良的工艺,并加以创新和完善,融入现代气息元素,不管在技艺层面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精彩绝伦。
龙泉青瓷的历史传承
北宋后期,宋室南迁,建都临安,北方大批窑工进入浙江地区,称之为“北工南迁”,这些技艺精湛的窑工把北方的制瓷技术融合到龙泉青瓷的制作中,加上南宋官窑对龙泉窑的影响,使龙泉窑产品技艺不断提高。当时,南宋统治者鼓励对外贸易,龙泉青瓷便大规模出口,销往世界各国,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南宋中晚期至元朝所烧制的“梅子青、粉青”等釉色为龙泉青瓷中的上品,当今世人视为珍宝。
随着元兵南下,取代了宋室王朝,所经之地均破坏严重,特别是中原地区的很多名窑也遭到严重破坏,南北各瓷窑纷纷停产。在元朝“悉空其中”的政策下,瓷手工业在此时也是走向没落,而处于东南山区的龙泉窑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规模相比宋代也有所扩大,青瓷品种及纹饰也非常丰富、精美,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宋代。如今在中东、东南亚以及西欧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元代龙泉瓷的踪影,足见当时龙泉瓷的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元末明初,中国的瓷手工业,在经历千年的洗练后,突破了原来的单单从“型、釉”取胜的限制,在景德镇成功的烧制出了、釉里红、五彩等多彩的瓷器,从原来的单色釉彩发展到多彩的彩瓷时代。于是全国的瓷业中心开始转移,专烧单色釉的龙
泉窑也就逐步走向没落,虽然还在烧制,但其釉色单薄,型与宋元时也相差甚远。
现当代龙泉青瓷新概念引起关注
龙泉青瓷经过一段时间的平淡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在新一轮的收藏热潮推动下,又恢复了当年的繁荣景象。先后有不少艺术家、鉴赏家、考古学家开始关注龙泉。此时的龙泉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兴元素。瓷工业从工匠概念走到了艺术殿堂的层面,这一概念的改变,使陶瓷就不再单单是生活用品的标志,它融入了当代人的思想感悟。
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如今也是进入了艺术丰收期。这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如今的价格空间非常大。从拍卖市场中可看到,同为大师级的职称,很多书画艺术家的作品价位现在已经达到了上百万元,而陶瓷艺术家的作品价位现在也就是在几万到几十万元这个阶段。
中国嘉德今年春季拍卖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让人看到非常欣喜的一幕,当代陶瓷大师的作品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为更多的收藏及投资人士所关注。笔者了解到,如今的龙泉不单单是一个陶瓷生产基地,而是很多艺术追梦者的天堂,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如工美、国美、鲁美、甚至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都在龙泉设立了科研教育基地,有很多世界级大师在龙泉搞创作,集雕塑、造型、设计、胎釉于一体。未来的龙泉,基于牢固的基础,应该是一个孕育世界级大师和世界级作品的摇篮。
而遗憾的是,这样的热闹仅限于龙泉本地,龙泉青瓷在北方尤其在首都北京尚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和认识。
龙泉青瓷进军北方
位于北京北三环大钟寺爱家收藏品市场内的“龙泉青瓷艺术馆”是一家专门从事龙泉青瓷在北方推广的展览馆。馆内汇集龙泉所有十三位艺术大师经典作品,其中
三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经典作品50件,十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精品150件,总计500多件精美作品,品类、器形众多,注重艺术性、工艺性,其中也不乏一些可与现代时尚家居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日用器,均精致无比,是目前京城最大的龙泉青瓷艺术馆。
馆长韩小英介绍说:“现代龙泉青瓷才刚刚开始走出龙泉,还没有经过拍卖,在北方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虽然在当地有一些展览,但对北方的陶瓷爱好者、收藏者来说,并不是很了解。这么美的瓷器而没有走出龙泉,确实很遗憾。”
究其原因,近几年大量藏家盲目出现在陶瓷市场上,对瓷器的审美是处于由表面再深入内在的过程,纷纷将资金投向视觉漂亮的彩瓷,而龙泉青瓷内在收敛的品质却不为藏家所接受。青瓷以釉色作为表现形式,包含了宁静、含蓄的美,这种中庸的特性可以想象在未来崇尚复古、传统的时期,当人们的审美回归本来,将会真正被人们所喜爱,这也使龙泉青瓷具备了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